时间:2017-09-27 编辑整理:早发表网 来源:早发表网
法治(rule of law),按照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我国真正开始由法治代替人治, 是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①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越来越深入人 心,逐渐形成了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虽然法治在我国正式确立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但关于评价法治建设的标 准却一直处在一种模糊状态中,制定出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对法治建设进行评价在 我国理论与实践范围内都尚属初探阶段。而就在此阶段,法治指数适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 野之中,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2005 年,香港法治指数出台,这是中国第一个法治指数,两年之后,中国首个内地 法治指数:余杭法治指数正式出台,"法治指数"在中国范围内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尽管 如此,多年过去了,学界中关于法治指数的研究却是十分的有限,对法治指数的概念也大 多避而不谈。因此,本文在探讨中国特色法治指数构建之前有必要对"法治指数"的概念 进行明确。 社会学意义上的指数,西方社会早已有之,诸如幸福指数、责任指数、腐败指数等等。 其中法治指数(Index of the Rule of law),是指从法律角度所衡量的地方治理指数。 ② 早在 2005 年世界银行正式发表《国别财富报告》(where is the wealth of nations),明确提出了 "法治指数"这个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法治指数,用以评判一国人民守法意识的意愿及该 国法律制度的信任程度。 ③ 通过将指标量化并引入评价体系来评价法律在历史上并非首次。 ④ 但是,在当前国际背景之下,法治指数的出现将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大 力建设法治国家的情况之下,将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 王仁高,姜海燕.市场推进型法治是我国法治化的正确选择[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 03期 该文认为,促使这种"代替"其基本的动因,从政治上说是对文革时期由"人治"造成的混 乱和灾难的拨乱反正,从经济上说是实行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可以说,政治上的自我反 思是党和政府主动选择法治的直接动因。 ② 参见:农村工作通讯-名词文库,2008 年第 10 期;笔者虽然认为有必要对法治指数的概念进行明确, 但在本文中,法治指数概念本身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重要的是法治指数中包含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 ③ 根据该设计,法治指数最高为 100,数字越大,代表法治程度越高。法治表现在司法制度的有效、 产权保护的明确及政府运作的顺畅等方面。但是该法治指数并没有系统化、具体化的操作指标,只是 以此作为衡量一国无形资产、国家整体财富的标志,属于局部性的指数设计。 ④ 1968 年,美国学者伊万(W. M. Evan)建立了一个包括 70 项具体指标的法律评价体系,该评价体 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将官方发布的材料(主要来源是联合国、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等世界 性组织的统计数字)和一定的研究目的结合起来;二是把单纯的法律指标和一定的社会指标结合起来, 把法律指标作为因变量,把社会指标作为自变量,研究两者的变化关系。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页
目前对低碳消费模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关于低碳消费模式的定义还没 有统一的说法,而且一些词汇与低碳消费有很多相似性。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相近词汇 进行分析比较,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低碳消费,怎样构建合理的低碳消费模式。 1987 年,John Elkington 和 Julia Hailes 在《绿色消费者指南》一书中提出绿 色消费的概念。第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未被污染或者有益于公众 健康的绿色产品;第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品的处置;第三,引导消费者转变 消费观念,追求健康、崇尚自然,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 持续消费。[5] 1994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的概念。 所谓的可持续消费就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类的 生活质量,同时减少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使服务或产品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 污染物和废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6] 2005 年,汪秀英在《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一文中提出生态消费 的概念。生态消费就是一种生态化的或是绿化的消费模式,要求人们把消费纳入生态系 统中,在给予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其核心就是生态性。[7] 2009 年,陈晓春教授在《论低碳消费方式》一文中提出低碳消费的概念。指出低碳 消费方式就是一种基于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 危机,在消费过程中提倡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人类 共生型消费方式。[8]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阐述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在表述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所 要表达的中心是相似的,就是倡导一种文明的、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消费方式,而低碳 消费模式就是这种理念的一个完美阐释。 7 目前,学术界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 义的理解。陈晓春教授认为广义的低碳消费模式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即 在消费过程中把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就是指对能源和资源的 消耗量最小;三是"安全消费",就是将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 危害降到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 "新领域消 费",研发新的低碳技术及低碳产品,拓展消费领域,转向消费新能源。[9]黄毓哲等认为 狭义的低碳经济消费模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出 物质产品消费均衡,精神产品消费丰富,生态消费更加凸显,其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 加科学化、合理化,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10] 综合和借鉴上述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所谓低碳消费模式可以理解为就是指以"低 碳"为导向的人类共生型消费模式,它致力于解决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并将人类纳入 生态系统中,与之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提倡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低污染、 低排放、低能耗,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一种消费模式。
在对"国家形象"加以阐释之时,往往离不开其核心概念,即"形象"。 一、何谓"形象" 《现代汉语大辞典》关于"形象"有三种基本解释:"第一,人或事物的具体形状或样子; 第二,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应现实的特殊方式。"即艺术家以现实生活为原型, 经过主观加工后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文学或艺术作品;"第三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1 其中对于形象的第二点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比较文学中为形象所赋予的定义——形 象不单单指文学作品中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简单描述,它起源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在 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做的对异国评价的总和。在这一概念上可以将《马可 波罗游记》作为一 个典型例子。个体看到具体事物时首先通过眼睛成像,再传入到人脑中。比如在摄影过程 中,不同的摄影师会选取不同的视角而对同一事物进行拍摄,尽管相片真实的反映了事物 的本来样貌,但由于角度的不同也使得同一事物在相片中的千变万化。相片尚且如此,遑 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旅游者将在他国的游历过程、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加以记录, 然而游记并不是简单的对所见事物进行成像,游历者会在游记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成分,所 以我们可以将游记理解为一种对异国的评价。 按照比较文学关于形象的定义,则形象具有主观性。同样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形 象是人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即形象是客观存在的事 10 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臆想后的世界。这里,同样可以把形象理解成为一种反映、评价或 感性认识。 二、何谓"国家形象" 根据上述对"形象"概念的阐释,若在"形象"之前加上"国家"二字,则可以将"国家形象" 理解为主体(可以是人或文学作品)对某个国家的描述、记录、感知、认识、评价等。 反映论认为,国家形象需要依托于一国之综合国力而存在,即国家形象就是这个国家 的综合国力被反映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按照这种解释,国家形象是否就构成了综合国 力的一部分?显然,反映论无法解释国家形象既作为反映主体,又是被反映主体这一悖论。 反映论在研究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只考虑国内因素,因而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而 如果从建构主义的视角为出发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形象不是反映的总和,而是评价、 判断的总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国际体系中与 其他行为体长期的、持续的互动中获得的,它是国家自身行为特点的反映,忽视国际社会、 脱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单纯研究形象问题毫无意义。"1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国家形 象并不是某个"具体存在"在人脑中的简单反映,而是经过每个具有不同经历的人主观加工 后所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且这种评价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我们说国家形象是评价的总和,被评价的对象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而评 价的千差万别则在于评价主体,即其他民族国家。那么评价的不同,源于国家利益的不同。 这里所指的国家形象是一国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对他国形象所做出的符合本国利益的 总体评价。而一国为拓展其国家利益也会利用作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来增强其对他国的影 响力。所以国家利益既是国家形象的出发点、本源,也是"主权国家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 段"。2 综上所述,国家形象的概念已渐趋明朗。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诸多学者试图为国家 形象下定义,但众说纷纭,尚无统一标准。概括起来,学者们都试图解释一个国家通过何 种途径产生了哪种形象。国家形象本身并不难理解,难在不同的群体对国家所生成的"形象" 千差万别。 如较早进行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徐小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 11 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又如管 文虎定义的"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 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 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2大多学者还是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他者的评价,如 杨伟芬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3。刘继南指出"国家形 象应该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反面状况的认 识与评价。"但他仍"集中关注后者,即他国公众对对象国家的总体感知"4。再如,吴友富 将国家形象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其中,"狭义的国家形象仅指特定国家的外部国际 公众通过复杂的心理过滤机制,对该国的客观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 为)形成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主观印象。"5综上所述,鉴于本文的研究群体 为广西东盟留学生,所以本文将采取一种较简单且直接的关于国家形象的定义,即国家形 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国家形象的树立是一个内部塑造被众多主体评价的过程。抛开一切客观因素不谈,这 一过程是简单且不会产生偏差的,但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形象的生成都是主观的,受到 评价主体的经历背景、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而一国在宣传另一国的形象时也必然服从 该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塑造——评价的过程是复杂的,复杂往往产生的结果便是塑造主体 跟评价主体所产生的偏差。李正国教授将一国塑造形象的过程称其为"我形象",将他者评 价的过程称之为"他形象",而二者所产生的差距则定义为"错位形象"6。 一国的我形象即指形象塑造国从主观意愿出发,展示出其渴望向国际社会所展示的形 象。一国的他形象即指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所展示的形象进行主体加工后所形成的形象。 而错位形象就是渴望展示的形象同评价后的形象所发生的断裂。李正国教授指出,"我形象 与他形象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两个层次,两者相互包容,相互依存,体现为一种共生关系。 只有我形象被国际社会认可,也就是转变为他形象,一个国家的形象构建才称得上是完整 的。"7 本文所研究的就是中国形象之他形象,即来华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经主体加工后所 12 生成的"他形象"。
社会矛盾是一个带有歧义的概念,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准确 界定社会矛盾的概念是本文进行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_)社会矛盾的含义 社会矛盾是一个边缘问题和交叉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学者们的研究 也很少。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社会矛盾作为矛盾的一种形式,"是在人 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矛盾是指在人类社会中联合起来的个 人,由于他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引起的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的差异,这 些利益的总和统称为社会矛盾"。? (2) "社会矛盾就是人类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 体在维护各自的生存空间、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思想信仰过程中,所出现的对立和冲突。" ? (3) "社会矛盾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矛盾,说到底是人们社会关系的矛盾。 人们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可能会产生矛盾,也能够化解矛盾。"③ 以上几种观点都涉及到"利益"、"关系"的问题,这是社会矛盾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两 大构成要素。本文认为,社会矛盾就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而产生利益的差异,人们为了维护个体或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或联合的关系,这 些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矛盾。 (二)社会矛盾的层次性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社会矛盾是由诸多矛盾组成的复杂体系,从总体上 看,可以分为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这三个层次。 1.社会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整个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生产关系 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 素,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原因。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具有全程性,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一切社会形态中普遍发生着作用。同时, 它又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决定着人类社会每一阶段发展过程的 5 本质和规律,规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根本性质和形态。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 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 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 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①列宁继承和发挥 了马克思的思想,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 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 告》等著作中,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1957年,他在《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或过程的诸多矛盾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在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必有而且只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 盾的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并不像基本矛盾那样在一个全过程中始终不变,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和 主要任务的解决,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主要矛盾又具有阶段性,它反映事物发展 某一阶段的本质,往往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只是基本矛盾的不同 侧面或不同部分。社会某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之间联系的重要中介,基本矛盾首先是通过各个阶段 的主要矛盾的解决逐步得到解决的。而主要矛盾的解决又直接影响到该时期各种具体矛盾 的解决,从而对整个社会矛盾运动具有主导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在现阶段 就是要去逐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具体矛盾 社会矛盾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大量存在的除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之外的其他社会矛盾, 我们将其称之为社会具体矛盾。这些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政治 生活、思想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从总体上说,社会具体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领 6 域、不同侧面的具体体现。因此,它们的变化受制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社 会具体矛盾不像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那样只有一个,而是一个纷繁庞杂的体系。 从数量上看,多种多样、不计其数;从性质上看,互相渗透、互相交错;从形态上看,复 杂多变、难以把握。社会具体矛盾通常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因此,统 治阶级总是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具体矛盾。 本文所指的社会矛盾主要是社会具体矛盾。在社会主义中国,由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 已经基本结束,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了,社会具体矛盾大量地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出现。 因此,毛泽东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着重研究如何解决人民内 部矛盾,毛泽东的社会矛盾理论正是这一探索过程的凝结与升华。 (三)毛泽东社会矛盾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的矛盾系统思想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事变发生后,经中共代表周恩来调 解,蒋介石被迫同意抗日。西安事变成为中国时局变化的枢纽,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为 全国抗日铺平了道路。毛泽东及时抓住时局的变化,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任务,并从中国时局变化中概括出矛盾系统思想。 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中国社会存在着帝国主义和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把若干其他帝国主义和中国的矛盾推入次要的地位。"①毛泽东在这里第一次提 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概念。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就是由这些矛盾互相关 联而构成的矛盾系统。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新的时代里,党和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但 是一个新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是什么,人与人之间还有没有矛 盾?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1956年被毛泽东称为"多事之秋"。这一年,在国际上发生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 上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事件。在这件事的影响下,波兰和匈牙利也相继发生了 动乱。在国内,少数人闹事的情况也多了起来。这些问题成为毛泽东着重研究并反复思考 的重大课题。毛泽东一面批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错误做法,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另 一方面,他确实也感受到斯大林犯有许多错误,应当引以为戒。为此,毛泽东主持中央政 治局讨论了苏共二十大问题和斯大林问题。经毛泽东审定修改,于1956年4月发表《关 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初步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接着,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里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矛盾,但是还没有明确提出社会 主义社会矛盾思想体系。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内阶 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对于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但是并未明 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12月经毛泽东审 7 定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概念,不 过当时是就国际范围讲的。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国内 闹事的现象和原因,提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 ? 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总题 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 论的形成。 毛泽东探索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脚步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行了进一步探 索。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中,指出许多领导干部对处理这 类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批评他们不了解官僚主义是这类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往往 混淆两类矛盾,用错误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他要求采用民主和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罢工罢课问题。3月中下旬,毛泽东先后到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党员干部大会上 讲话,宣讲他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他在南京写的讲话提纲中指 出当前正处于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他批评许多人还不认识 这种转变,还企图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整风运动指示,明确这 次整风运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纠正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后来 由于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发生 了嬗变,在阶级斗争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可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是他反复酝醜、深思熟虑的成果。 它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科学研究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出现的新问题。
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概念,有的研究者随意使用过,但却未加界定, 更没有论证阐述。例如李君如在为《在历史的天平上》所做的序中就曾提到过这 个概念①。我们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创立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理 论成果,其内容涉及关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历史表现 的重要论述,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中心工作等战略思想。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内容,则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论 时所作的论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曾对社会主要矛盾做过不同的判断,例如 1939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 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1981 年党的十一届 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那么,这些重要论断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有何 关系呢,它们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全部内容吗? 无疑这些重要论断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核心和实质,但却并不是其全部内 容。社会主要矛盾是某一时期社会一系列矛盾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那个。它 与国家和人民在一个时期面对的最大问题有着密切关系,而解决这个问题事关国 家和人民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利益。所以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第一部分内容应该是, 对一个时期国家和人民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 找到最大的和人民根本利益最相关的那个问题,从而为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提 供基础;而其第二部分内容,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论断,它是对第一部分 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在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其第三部分内容,是 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论断的基础上,提出主要任务,指出工作的对象,并制定 相应的战略、路线方针及政策。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史,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关于这些重要论断丰富内 涵的论述,以及解决某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并且,在一定历 史时期,尤其是在社会性质相对稳定的较长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 会随着时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而党的认识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这些都 反映在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之中。 7
弗洛姆认为,爱是指强烈的认可别人的本质,主动地保持与别人的联系,是指在两 者维持各自的独立与完整性的一种结合。爱包含有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是它既是人相处 生存时趋向于群体生活意识,二是要在大众群体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总之,爱是一种行为,爱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要平等,融洽,互相尊重。 弗洛姆认为 ,给予是爱的本质。给予,并不是索要,而是把自己人生中的乐趣,有意 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分享给别人。给予,不是舍弃自己的幸福,而是在给予过程中自己得 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从而觉得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所在。爱的特征是给予,爱的最终 目的是其从中获得满足,快乐和更多发展的机会。 关于怎么去爱,弗洛姆列分别举出人们关于爱的理论的不同的思想,在对爱的理解 之前要清楚爱的几点要求,一是被爱与施爱,许多人可能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施爱,他 指出爱最重要的是施爱,因为爱象征着能力,只有每个人施于爱才能真正的领略到爱的 力量,二是爱的能力与爱的对象,爱的对象的实现问题常被人理解为爱的完成,人们认 为有了爱的目标爱就能够完成,弗洛姆强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只有具备了爱的 能力才能实现爱,爱是以能力为核心而不是以对象为核心。三是"坠入爱河"与"长久 相爱"。坠入爱河被人们理解为爱是短暂的激情,人们都追求海枯石烂的爱情,但是怎 么面对十字路口的选择,我们应当走向何方呢?弗洛姆为爱指引了一条道路,他坚信爱 就应该日久天长,人们要坚信并且敢于去面对这个真实的情况,不能够再三的为躲避自 己心里的寂寞与恐惧而寻找借口。
指人的本性。中国的思想家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把人 性品质划归到统治阶级思想中,将人性变成社会性,文艺复兴后的哲人们把人性看作 感性欲望,他们大都从人的生存、本性和欲望来阐发人性,突出人的自然性和主体性, 以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作斗争,把神学压抑下的人解放出来。还有一种含义是指作为 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 说的人性,以这一种涵义居多。 李健吾这里的人性是指人生。李健吾曾经说过:"如若命运是谜,人和人性也许是一 个更大的谜。人和命运的冲突是一个伟观,人和人,尤其是和自己的冲突也是一种奇 迹。 故事不是一切,人生是。我们要的是真实,故事仅仅供给部分的真实,它不像人 生那样流动;因而也就不能够像它那样有全部的真实。 人生,不!人生是血肉。"〔l〕李 健吾笔下的人性即是流动的,切近真实的人生。他认为,创作的依据是人生,批评的依据 也是人生。"批评者有他自己的宇宙,有他自己深厚的人性做依据。"〔幻人性是李健吾一生 致力探求的谜,也是他全部创作和批评的依据,他说"我唯一畏惧的是自己和人生隔膜"。 [s]李健吾的"人生"又不同于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具有 一定的阶级倾向和政治意图,同情下层劳动人民,而李健吾的"人生"则是一切人的人生,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舞女流氓,人生在这里主要是人的精神和心灵,是人生命中的真实感 受,本真的生命欲求,是人心底最深的渴望。 2、人性—李健吾戏剧美学的核心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伦理纲常将中国人的人性压抑至全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封建迷 信的摧残,统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毒害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使被压迫人民变得麻木和愚 昧,人的个性发展遭到泯灭,并逐渐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中国的百姓只有族性, 他们不是个性张扬、血肉丰满的个体人,而是合乎社会伦理的理性人。中国人己经形成了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只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天地之间的正道。 从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起,"人"和"人性"才开始被张 扬起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要求新文 学的内容,倡导"灵肉的统一"中表现"人"。"人的文学"的提法逐渐浮出水面。 30年代,踏上文坛的李健吾写作了大量的剧本和评论,他继承了"五四"的人学传 统,强调戏剧中的人性,他认为一部戏剧是主人公性格发展的断代史,强调戏剧中人物性 格的成长,以及个性力量对于情节的推动。李健吾说:"只有在显示人的存在意义的时候, 戏剧性才给自己找到了真实生命与感动观众的力量"。〔4]著名戏剧理论家别林斯基也这样 说,"人是戏剧的主人公,在戏剧中,不是事件支配着人,而是人支配着事件,按自由意 志给他们以这种或那种结局,这种或那种收场。"〔5] 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剧本是以在舞台上演出才能得以最终实现,因而,剧本的叙述 方式绝对不同于小说,戏中的人物是主动去行动的。美国戏剧家乔治 贝克说过:"在戏 剧中,就剧作者而论,我们必须独立旅行。在小说里,作者讲解、叙述、分析,并且对环 境和人物加以个人的评论。我们甚至期望小说家在作品中自己露面。但是伟大戏剧家如莎 士比亚和莫里哀,在作品中就特别不表现自己。"〔6,那么戏剧怎样发展情节,抓住观众的 注意呢?李健吾主张深化性格,以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对《雷雨》的分析中,他说: "什么力量决定而且隐隐推动全剧的进行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 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周繁漪的报复观念。"〔7]剧中繁漪像闷热天气中的雷雨,撕破一切, 照亮一切,她的疯狂,她的真挚,她的不顾一切,毁灭了几家人的幸福,却也洗涤了这个 污浊的社会。李健吾认为雷雨中最成功的性格,最深刻而完整的心理分析,不属于男子, 而属于妇女。"繁漪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妇女,对于一切压迫,她只能咽下去, 然而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像叫你走进了坟窟 的程度。所以我们更感觉到她的阴鹜,她的力量,她的痛苦,她只有一个心思:报复。她 要报复一切,因为一切做成她的地位,她的痛苦,她的罪恶。她时时在恫吓,她警告周萍: 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周萍另有所 爱,绝不把她放在心上。于是她宣布道:‘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 暴就要起来了!’她说的是天空的暴风雨,但是我们感到的,是她心里的暴风雨。"〔s]李健 吾说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充实的戏剧性人物,作者却不把戏全给她做。戏的结局不全由于 她的过失和报复。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究竟哪个在戏剧中占主导地位?李健 吾在分析中国戏曲时说:"我们以往的剧作家注重故事的离合,不用人物主宰进行,多用 情节,或者更坏的是,多用道德的教训决定发展。对象是绮丽的人生色相,不是推动色相 的潜伏的心理的反应。"〔9]他认为中国文学受儒学影响很深,人的个性发展遭到泯灭,形 成的是符合社会规范的理想人—没有自我,没有激情,被理性压抑的干瘪的人。所以 "(((红楼梦》、《西游记)))这些长篇小说并非没有性格,但是刻画分析,显然不是中国作 者主要的努力。我们的哲学不容我们接受深厚的性格,因为神仙或者命运才是悲欢离合的 主宰。"〔l0]所以"我们有悲欢离合,我们没有戏剧。"[川李健吾认为应该塑造丰满独特的 人物个性,将人物"建立在深广的人性基础上",以人物个性的自然发展推动戏剧情节不 断向前,让观众看到人物面临选择的挣扎与选择结果的必然,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物性 格的必然产物,不是剧作家强加给他的。戏剧家威廉.阿契尔也说过:"有生命力的剧本 和没有生命力的剧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着情节,而后者是情节支配着人物。" [12] 李健吾的戏剧批评就是不断在戏剧中寻找人的生命力。董健这样说过:"戏剧批评是 一项独立的认识活动,其使命是在艺术跟生活的结合处发现人,发现美。"〔131李健吾对比 元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和莫里哀的《吝音鬼》中对吝音鬼形象的描写,得出中国剧作 家"他们的兴趣不在人物性格的创造,而在故事的错落有致,引人入胜。"〔l4]而莫里哀的 场面,"不唯更加生动,而且深入原来所有的发挥,一一剔爬出来,塑成一个有理性的前 后语句的关系。原是模仿,然而由于作者创造的天才,这凝成人间最可珍贵的心理的收获, 成为一场最有戏剧性的人性的揭露。"〔‘5]李健吾力求去掉使人物面目模糊的枝蔓情节,使 人物性格主干粗壮有力,同时揭示人性深处的奥秘,在人物濒临绝境时,看到他最真实的 反应,推动人物进发出自己的必然。 一出没有人性的戏让精彩的故事成了绚丽的装饰,片段的美好,而有人性的成分在, 一出最凄寒、最恐怖的戏也可以变得温暖。《钟馗嫁妹》是一出鬼戏,死去的哥哥送活着 的妹妹出嫁,而钟馗本人又是那样一付丑陋的面貌:一脸的大络腮胡子,豹头环眼,活像 一个红张飞。这本该是一出最最恐怖的戏剧,可是这出戏却并不吓人,反而"人趣盎然", 为什么呢?李健吾分析道:"只有行动结合人的高贵的使命的时候,只有恐怖不单纯为恐 怖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对制造恐怖的技巧和安排才会产生正常的热情。只有鬼怪属于人间 的时候,我们搬用他们,意境才能发出热力。"〔l6]钟馗为了报恩,把妹妹嫁给他的恩人、 知己,这样的情谊温暖着我们,"剧作者在最冷清处,最凄凉与最无能为力处看到希望、 友情与热爱。这里是破伞、孤灯、赛驴、鬼卒与恨事。 然而是‘弄新声’、是‘报春 晓’、是‘品格清高’,是尽心,是报恩,是成其百年好事。这里是丑陋,然而是高尚。这 里是恐怖,然而是温暖。"〔川 在分析《关汉卿创造的理想性格》时,李健吾对比了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女性,波希 霞、薇峨拉、海伦娜,李健吾指出莎翁笔下的这些女性,身份最低也就是到资产阶级为止, 而关汉卿创造的这些女性,大多属于社会中的畸零人,有的是妓女,有的是寡妇,这样把 理想性格寄托在一般低下社会直接受迫害的妇女身上,更有战斗性,主人公的斗争精神更 彻底,主体能动性显示的就越清晰。他注意社会畸形人的关注说明他关注的人是人的全部, 全部的人,而非主流所关注的忠臣将军等等。真正的文学艺术"最大的关心是人",也意 味着关注全部的人,人的全部。《 <陈州集米> —戏剧性》中,’(包拯)刚刚拿定主意,‘从 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喊冤,不由脱口就道:‘兀那小的,你哪 里人氏?有什么冤枉事?你实说来,老夫与你做主。’我们这位有匠心的无名氏,表面上 刻画包拯的消极,实际上却正在写他有人无己的性格,不正面写,比正面写还要生动。"〔ls] 李健吾注意到这部戏剧中包拯的形象异于其他作品,事实上这样的包拯才更加可信,以前 的包公一般是金刚怒目的或者是很铁面无私的,在这些传统的形象看不见"人"和作为凡 俗人的包公的一面,人不止于积极的或者光明的一面,也有懈怠退缩的时候,这样才可能 表现完全的人性。这样的"包拯"让整部戏剧风趣灵动,神采飞扬,才能深深打动人心。 3、现实性—人性的立足点 人性是戏剧的灵魂,生活细节是戏剧的血肉。李健吾说过:"我唯一畏惧的是自己和 人生隔膜"。〔l0]他要求自己时刻投入生活,让生活浸润自己的灵魂,用现实的细节去充实 作品,他的剧作做到了他自己所设定的理想标准,《这不过是春天》以生动的口语和轻灵 的生活气息打动着观众,让他们在剧场中如春风扑面。 在戏剧评论中,李健吾也一直贯彻着这种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的想法。他特别痛恨服 装剧,曾说:"某些人士从未纳心戏剧, 从未深尝人生 ,他们不明白 人生如 何决定一切;而这一切如何渗透作者的心灵 "那些买空卖空的剧作家"安置姓氏,排 比语言,分场列幕,每幕结尾插一意想之中的惊人之笔,把这叫做高潮,然后斟酌事实, 往若干谈吐嵌入一些富有时代感与诱惑性的警句,名之曰精心杰撰。他们把技巧分配在一 个或者几个故事当中,以为这就是戏剧。""我们不用妄想从里面寻找人生、理想、一切感 动人类的优越之感。他们向不睬理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的关系,人生如何决定一切,而一 切又如何渗透作者的心灵,浑然成长。"〔刻这篇剧评写于1942年,当时抗日战争如火如茶, 左翼戏剧也大肆盛行,大部分左翼戏剧中没有真正的人,也没有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只有 作家主观设想的人物应该具有的对于革命的热爱,对于反革命的怒火,这样的描写是不合 符人性的,也是文艺工具化的直接表现。李健吾对这种戏剧家的痛恨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美 学思想的使然,一方面也是与京派的文学主张息息相关的,京派文人推崇纯粹、独立文学 观,抵制文艺作为政治的附属品与工具。 李健吾自言:"西施总有人歌咏,莺莺总有人谱曲。然而怎样把她们写成不同的有血 有肉的女人,这却在作者,不在故事。"〔川这就要求剧作家以自己的全部灵魂浸润在生活 中,才能描摹出符合真实生活的各种细节。作家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感觉直接影响 作品的走向,如果没有作者以自身的情感和精神的点化,那么作品就不会具有灵气,永远 只是僵硬干瘪的。在分析《上海屋檐下》时,李健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语言是抽象的, 动作是细微的。"他继续分析道:"这三个主要人物-—特别是那对旧夫妇—永远感情用 事地自相表白。作者不曾深入他们的灵魂,那深致而反常的灵魂,用具体的直接动作表现 他们的心境。"〔22]李更明确指出"这里的现实,既非形而上的现实,又非正人君子所不齿 的现实, 更非中世纪教徒空灵的现实"。《上海屋檐下》写于1937年。20世纪30、40 年代,左翼戏剧影响很大,它们的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多是慷慨激昂的英雄,为革命牺牲没 有犹豫与后悔。而《上》描写了革命者金戈铁马之外的凡俗生活,写出了他们真正的、完 整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处于凡俗琐碎生活中的革命者的形象,革命者不但有豪气冲天的 战斗生活,也有和普通民众一样的七情六欲的尴尬和对生活的无奈叹息。只有这样,人物 形象才是真正丰满深厚的,也才是可信的。《上》的长处在于刻画了当时左翼戏剧普遍回 避的革命者情绪低落、意志麻木的落魄形象,而这种处于尴尬与无奈中的生活应该是一个 革命者不得不面对和承受的,忽略了这一点就等于抹杀了生活和人性的复杂与深厚。而李 健吾之所以对夏衍这个左翼戏剧家的《上》大力赞扬,就是因为这部剧作契合了李健吾的: 5 "我唯一畏惧的是自己和人生隔膜。"〔23j人生命中的真实感受,刚强中的软弱,乐观中的 低沉,做成了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东西都是带点瑕疵的,却因为有瑕疵而更显得真实。 李健吾敏锐地看到了夏衍沉入现实人生之前的苦恼和艰难探索。他引用果戈理的论文 来映照夏衍的思考:"舞台和现实生活的隔离,曾使他深深地感着不满。他觉得当时戏剧 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完全切断了。"〔24]"《赛金花》、《自由魂》两剧的失败,《上海屋檐下》 的成功,使李深信:基于对现实人性的真正了解的戏剧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夏衍在历史剧 上的失败正在于他对剧中这个‘现实’是隔阂的,未曾用灵魂浸润的,可以说,如此敏锐 地看到现实人性之于夏衍,之于戏剧创作的崇高意义的,李健吾是第一个,也是见解最深 透的一个。,,〔25〕 现实生活在戏剧中如此重要,那么剧作家应该把生活细节充盈在戏剧的每一部分,真 正做到戏剧性是戏剧的筋骨,生活细节是血肉。李健吾指出剧作家在创作中"他一定先想 到戏剧性,也自然而然就会先着眼到情节上来。他有了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基本东西。但 是同时他就可能忽略情节之所以动人的真实基础。他搭架子,但是架子不等于房子。生活 细节的配合在这时候起了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26j谈到曹禺改编《家》,李健吾问到"有 多少细节是原作者告诉他的?我说一个顶小的动作给你听。冯乐山有一个狠毒的小动作, 改编者这样形容他:(碎然拿起桌上还在燃烧的烟蒂头,吹了一下,抓着婉儿的手腕,就 按在上面,婉儿痛极欲呼 )原作没有一个地方有过这种描写。这是改编者想出来的。 难道你能因为原作没有就取消吗?这小小的动作正好说明冯乐山假仁假义的性格,也正好 作成介绍觉慧和他冲突的引线。取消它,观众的憎恨不深了,觉慧闯进来也没有意义了。" 圈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完全暴露了这个"儒学会长"的虚伪狠毒,并且对以后的情节起着穿 针引线的作用。 李健吾曾说过:"没有一种单独的技巧可以凌空就把作品变成艺术,但是有一种东西 可以。生活,永远是生活。"〔28]当了十几年江湖艺人的莫里哀就是一位时刻从生活中学习, 产生伟大创造的戏剧家,在喜剧《达尔杜弗》中,莫里哀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场:大 幕拉开,一家老少正在吵架,各人说各人的观点吵作一团,而中心是围绕着达尔杜弗是个 怎样的人。从吵架中观众很快明白了达尔杜弗这个人在老少两代人中决然不同的形象,每 个家庭成员的性格也为观众所了解。观众奇怪着为什么老太太发脾气,为什么意见会这样 分歧,不知不觉就进了戏。歌德认为这在开场上,"是一个伟大的例子 这样的开场, 世上只有一次:象它这样开场的,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了。"〔29〕那么莫里哀是怎样 想出这样一个天才的开场呢?很简单,从生活中,有人在街上吵架,立刻就会有一群男女 老少在四周厚厚围上一层。好奇心驱使他们停留,他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莫里哀太了解 生活,太了解人们的心理,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独特而又伟大的开场。正如李健吾所说:"对 于艺术家,兴趣集中在推陈出新的技术上,如果他的工作有他深厚的天性做基础,这已然 不容易和另一个艺术家的工作相同。"〔30j李健吾分析关汉卿的《单刀会》,其中前两折看似 多余,而且不符合情理,东吴与刘备大军联手抗曹,火烧赤壁,可是鲁肃居然完全不了解 关羽的声名和威望,要请国老和司马徽来谈谈关羽,请他们"试说者"。大戏剧家关汉卿 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原来他是为了观众着想,十三世纪的观众大多是文盲,那时 《三国志》的话本也没有普及,大众对三国人物的了解远远不如今天。那么对于关汉卿这 样"躬践排场,面傅粉墨"的戏剧家来说,这出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关羽在观众中的形 象,所以关汉卿设计了这样看似败笔的前两折,使关羽的性格像阶梯一样不断升高,也越 来越清晰。"结构对性格和性格对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和结构不断把准确细节组织进来, 形成一种前浪推后浪的力量,有密切关系。准确细节的积累,有时候短到一句话,小到一 杯水,有时候长到一个场面,大到有关的人物个个为之震动,显示性格,又从性格取得动 力,造成顺水行舟的局势。"〔川从现实出发的剧作家永远能赢得观众的心,也能获得李健 吾的推崇。 人性是李健吾戏剧美学的核心,他毕其一生都在探寻人性的奥秘,挖掘真实的人性。 现实性是他的人性批评的立足点,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人性才更生动,更有活力。 二以东方为本位品评戏剧 李健吾在父亲的严厉教诲下从幼年就开始习读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对中国传统有了 很深的了解,考入清华大学后得到朱自清亲自指导国文和旧诗词,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国 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对李健吾的评论影响很大,使他能够在兼容中西的 同时,以东方为本位进行戏剧批评。体现在他的戏剧批评中有: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知 人论事"的批评方式,对诗意境界的强调。
,反对确定性、单一性,倡导历 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了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理解"范式,去重新认识课程。 这不仅是当代课程理论的杰出代表,更反映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它作为当代 思想的一种,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具体如下: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新课 改也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重视教师指导、课堂传授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通 过学生的身体经历、心灵感悟,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 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实现思维的发展。这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可以身 心的健全发展。 2.转变课程目标,注重发展人的个性。 概念重建主义强调人的解放,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 重视发展的个性。他们把人看做是意识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存在。课程目标应 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发展人,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实,得到发展。这种课程目标是一种动 态性的、生成性的目标,是一种人性化的课程目标,通过个体的实际经历,提高对自我 经验进行概念重构的能力,注重个体在社会进程中通过相互的概念重建,实现对自我、 他人以及世界的更为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3.重新审视课程内容,重视知识为一种历史的、探究的过程。 在传统观点中,知识或是看作成别人的独特的理解的产物;或是把知识理解为专家 的意见,他们认为只有和专家的思想观念相一致,运用专家的逻辑体系时,才能真正理 解事实。总而言之,传统观点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认识者的存在物,知识不是认识者自 身建构起来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知识的"发现"。 概念重建主义学派对知识却有其他看法。他们认为知识是每个主体对事实进行阐释 和界定的结果,它并非是"绝对客观"的, 每一个人都作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认识系统去 26 建构知识,因此就有可能会出现对同一事实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同一知识出现不同的解 释。知识不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而是作用在不同的认识系统成分之间的产物。每一个人 都在参与知识的形成,都在反映着事实,同时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去认识和改建知识。 它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知识是多元的,而 不是一元的,知识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相对的。人的知识是在不同的、具体的时空下, 依据个体不同的兴趣而建构的。课程内容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注重内容的情景性、 情境性,赋予了课程更多的生活性、国际化,更加的多样化。 27 结 语 本研究基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深入探讨了概念重建主义视野下的知识和课程 的内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对当代课程改革的 影响,诸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类,这些方面在概念重建主义 的视角下呈现出与现代主义课程不同的特色,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思路。 然而,在某些方面上,概念重建主义理论还存在着许多亟待商榷的地方。1.重理论 而轻实践。一些概念重建主义者过分强调了理论探索,主张理论研究应远离实践,这是 对理论本质的忽视。作为课程的研究者,应该密切注意课程理论与时间的结合,使理论 指导于实践,实践发展于理论。2.缺乏可操作性的课程开发程序规范。概念重建主义课 程理论强调了课程的理解范式,重视课程的实施,然而在如何操作课程事件,以及如何 促使师生在课程情境中的交往和对话,却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3.过分重视知识的主观 性,否认知识的客观性。我们认同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情境性、发展性,但是这种 知识观使我们难于把握知识的要领,在学习中也难以操作,从而陷于一种神秘性。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概念重建主义还是其他课程改革研究都是非常复杂的学术领 域,因此对于概念重建主义视野下的课程改革的探讨实际上是难以穷尽的。我们所做的, 只是依据自己对概念重建主义及课程改革的理解,为教育及课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稍具建设性的视角。 出于笔者学问的浅陋、思维的局限,本人还存在很多偏颇和矛盾的地方。对于这些 缺陷,一方面要请读者、专家予以批评指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 检讨自己,不断改进,以求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尽杯水车薪之力。 ★[1][加]马克斯 范梅南著,宋广文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加]马克斯 范梅南,巴斯莱 维林著,曹赛先等译.儿童的秘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加]迈克尔 富兰著,赵中建译.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美]麦克尔 w 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版社,2003. ★[6][美]麦克尼尔著,施良方等译.课程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7][美]舍恩著,夏林清译.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9][美]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美]小威姆斯 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日]佐藤学著,李季镅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12][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8]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0]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2]Grumet,Bitter Milk:Women and Teaching[M].Amherst,MA: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1]沈岚霞.威廉 派纳与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1]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 教材 教法,1997,(8). ★[2]郝德永,赵颖.范式与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J].课程 教学 教法,1999,(7). ★[3]熊梅,李洪修.教师专业发展——一种合作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4]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 ★[5]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汪霞.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7]汪霞.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8]汪霞.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趣——概念重建运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9]汪霞.建构 21 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10]王伟廉.课程理论——高校教学改革中不应该忽视的重要领域[J].高教探索,1997,(1). ★[11]徐文彬,孙玲.课程研究领域中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12]郇红.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07,(3). ★[13]喻春兰.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J].教育学报,2002,(4). ★[14]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15]袁维新.论基于概念重建的教学模式与策略[J].课程 教材 教法,2007,(11). ★[16]张华.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理论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6,(1). ★[17]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上、中、下) [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 ★[18]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19]赵传江.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1,(1). ★[20]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21]Girous,H. Theories of 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3. ★[22]J.J.Schwab.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J].School Review, 1978(1). ★[23]Noddings,N.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ich to Education[J].New York:McGraw Hill,1992. ★[24]Pinar,W.F. Curriculum in a New Key [J].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25]Pinar, W. F.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78. 31 致 谢 我出生在山东省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从小就受到了双亲的熏 陶,使我养成了坚韧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从一名小女孩成长为硕士研究生,期间固然经 历了很多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我人生的宝贵的财富。 在读硕士期间要感谢我的导师赵义泉教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教师情 怀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李洪修老师和陆云老师等也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孙大廷、赵俊芳、张龙革、朱金花老师也给我的论文写作提出宝贵意见。佟书记、祝老 师等可敬的老师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高等教育研究所是一个融洽的大家庭,在 这种民主的气氛中我的思想得到了进步、知识也得到了丰富。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学和家人,同学们努力的精神让我感动。在短短的两年时间 里,我结实很多的朋友。家人给我的支持让我信心更足。"轮船能够远行万里,是因为它 可以借助帆的力量"。因为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可以完成我的学业。 论文是我硕士期间的学习成果之一,它凝聚着老师和我的心血。由于本人知识水平 有限,一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给予指正。 最后,再次对所有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还有我的家人衷心的感谢! 王爱华 2009 年 4 月 10 日 32
通过上述对社区矫正性质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清楚的理解社区矫正为什么具 有刑罚执行属性与社会工作属性。所以对社区矫正进行定义时也必须体现社区矫 正的刑罚执行属性与社会工作属性。那么抓住社区矫正性质就一定能够进行准确 定义?当然不。因为社区矫正是个开放的概念,判刑实践、监狱政策、缓刑监督 和假释监督的变化,极大地模糊了社区矫正与非社区矫正之间一度清晰的界线。 8 (一)社区矫正概念的各种观点介绍 虽然关于社区矫正概念的各种观点在刑罚理念上基本一致,但适用范围与对 社区矫正定性上有差异。总体上社区矫正概念可以分为广义说与狭义说,广义说 认为,社区矫正是广泛针对犯罪人、被告人、有犯罪危险的人和刑满释放人员的 一种惩罚与矫正措施,是刑事司法向非刑罚化和非犯罪化方向努力的一个组成部 分:其适用对象,不仅有罪犯,还有犯罪嫌疑人,甚至有犯罪危险的人以及刑满 释放人员:在适用时间上,则贯穿整个刑事执行活动。进一步区分又有三种不同 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社区矫正不应仅针对法院定罪量刑的罪犯,也应针对处于 起诉阶段的被告人:不应仅关注犯罪人的矫正,也应该关注犯罪行为受害者和相 关社区由于犯罪行为所遭受损害的修复,旨在重建犯罪人与社区的良性关系。第 二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是相对于机构矫正而言的,其适用范围除了符合条件的犯 罪者,还有被判定为有犯罪风险的人。第三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应有出狱人保护和 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内容,不能仅将社区矫正定位于刑罚执行方面,还应考虑出狱 人的保护、受刑人的安置帮教工作、监狱行刑社会化等内容。狭义说认为,社区 矫正是将社区矫正定位为在社区范围实行的针对犯罪人的惩罚和矫正措施。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