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动物学报》

期刊收录: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Pж(AJ) 文摘杂志(俄)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古脊椎动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期刊荣誉为:中科双效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是国际同类期刊中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我国乃至亚洲惟一专门登载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领域...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国际刊号: 1000-3118
  • 国内刊号: 11-1905/Q
  • 出版地方: 北京
  • 邮发代号: 2-569
  • 创刊时间: 1957
  • 发行周期: 季刊
  • 期刊开本: A4

《古脊椎动物学报》(曾用刊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7年创刊,是国际同类期刊中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我国乃至亚洲惟一专门登载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论文的学术刊物,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外古脊椎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古脊椎动物学报》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诸如古脊椎动物各门类及人类起源与进化、系统分类、形态功能、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与地质年代、古生态、古环境、古生物地理,脊椎动物化石收集及研究的有关方法,也包括对古脊椎动物学文献的再研究。 《古脊椎动物学报》本刊目前登载的研究论文均附有详细的英文摘要,是国内外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为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古脊椎动物学报》封面

刊物荣誉

2013年12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消息,“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遴选工作已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完成并发布,《古脊椎动物学报》再次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类学学报》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评价中心采用的“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分科技、人文社科两个序列对我国学术期刊进行了排序,由70位期刊评价研究专家评审,根据指数高低分别按TOP5%选出“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按TOP5−10%选出“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类各175种,社科类各56种,统称“中国国际影响力TOP学术期刊”。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古生物学、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方面的工作者、教师和学生。

收录情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

获奖情况

本刊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2012-2016年连续五年荣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往期回顾

《古脊椎动物学报》往期回顾

《古脊椎动物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2017年 第01期目录

(1)金龙鱼(Scleropages:Osteoglossomorpha)化石的首次发现

张江永[1];Mark V H WILSON[2]

(24)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锅底坑组新发现的兽头类和迟滞鳄类

刘俊[1,2];Fernando ABDALA[3]

(41)巨前颌契氏鸟(鹏鸟科:反鸟类)的形态学描述及早白垩世鸟类尾羽的空气动力学功能比较

邹晶梅[1];郑晓廷[2,3];胡晗[1];王孝理[2,3];周忠和[1]

(59)查谟-克什米尔桑巴地区上西瓦立克亚群中的平额象化石

Som Nath KUNDAL;Gyan BHADUR;Sandeep KUMAR

(71)内蒙古大庙中新世小哺乳动物化石埋藏学研究

Leena SUKSELAINEN[1];Hannele PELTONEN[1];Anu KAAKINEN[1];张兆群[2]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消息报道、学术动态、书刊评介、问题讨论、综述及方法介绍
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文字精炼。每篇论文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约200字)及关键词;首页地脚处标明资助来源(包括项目编号);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文末的参考文献。若为英文稿件,须附中文题目、关键词、中文摘要及英文摘要。每篇稿件(包括外文摘要、参考文献等)一般不超过12000字(重要文章可适当放宽),简报为2000字左右。

2.来稿请尽可能提供电子文档和相应的纸质文件。外文字母、符号等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及符号,其位置的高低和大小,应有明显的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如希腊文字母或其他特殊符号等),请在字旁用铅笔加注;须排斜体的外文,一律在字母下面划一横线;脚注置于同页稿纸的下眉边。计算机绘制的图件须用Corel-DRAW(CDR文件格式)、Photoshop(PSD文件格式)或Illustrator(EPS文件格式)软件绘制,或提供TIF、JPG格式的文件(分辨率不低于600dpi),每个图单独保存成一个文件。

3.正文中的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排,层次划分形式为:1;1.1;1.1.1等,后空一个字距再写标题,前言和结论也按顺序编号。

4.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等均应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书写。

5.文中的图、表应放在首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末,留出插图和表的位置,将文字说明置于图的下方,表的题目置于表上;图、表题目及内容说明均要求中、英文对照;照片图和线条图按顺序编号,附图须在绘图纸上用绘图笔清绘,或在微机上绘制并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墨色要黑,线条要匀,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插图应附线段比例尺;图、表不宜过大,要求排列整齐紧凑、美观,包括其说明不能超出版心(14cm×21cm)大小,缩放后图中文字为小五号;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在图的背面,分别写清作者姓名、题目、图号。

6.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由作者和年份组成。参考文献置于英文摘要之后,居中排“References”;中外文献混排,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每条参考文献的项目必须齐全,上下文献相同的项目,不能用“同上”、“ibid”或横线表示;参考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列出,多于3人时则只列前3人,后加“etal.”;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一律用逗号隔开;中文文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名后用括号加注中文,中文和俄文等非西文文献标题一律用英文表述(有英文标题者直接引用,无英文标题者将中文标题译成英文,注意翻译正确);最后用括号加注(inChinese)或(inRussian);刊名缩写形式参照“BibliographyofVertebrateFossils”采用的Serials缩写标准,但刊名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中文期刊用其英文名称缩写形式,并在括号中加注中文刊名,中文集刊和书籍用其英文题目,不加注中文;出版地、出版者不缩写;书名、文集名中的实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文集和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题目,除篇首第一个字母、地名、专有名词外,均小写。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与文后参考文献一一对应,即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在参考文献表中必须列出,而未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请勿列入。

7.文稿不得一稿两投。凡在国内外已用外文发表的稿件,本刊不再接受。

8.本刊对来稿采取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视审稿意见决定是否录用或退回作者修改。

9.作者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包括单位全称、邮编、电话以及电子信箱等。

10.如来稿不符合上述投稿要求,本刊编辑部须先退还作者修改(并以收到符合要求稿件的日期为收稿日期),然后再送审。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技术性或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会征得作者同意。请作者自留底稿,不登之稿一般不退还,如需退还请于投稿时说明。

11.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收录,并加入了国家科技部、清华大学和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本刊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等已在论文发表后在稿费中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或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另行处理。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