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8 编辑整理:早发表网 来源:早发表网
论文成果是科研的一部分,论文的发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研究者一定的科研能力水平。对广大作者来说,论文的撰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创新的观点或辛苦的实验,任何优秀论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投稿作为论文发表的终极阶段,也是论文发表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知彼知己,找准期刊,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投稿,使论文成果得以有效、快速地发表在期刊上。那么,如何才能找准期刊,如何对期刊进行有效的甄别与筛选? 本文结合笔者的期刊编辑经验,从以下两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对广大作者的论文投稿起到引导和指点作用。
一篇论文撰写完成甚至润色加工完毕后,就要考虑进行投稿了。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为,从规范意义上来说,投稿并不是盲目地将文章投递出去而已,需要作者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文章的发表概率。那么,如何才能“找准”期刊,“准”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一) “准”体现在文章主题与期刊的办刊宗旨要一致
每本期刊都有其办刊宗旨,所谓办刊宗旨就是期刊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所坚持的办刊方向。从大的方面来说,期刊定位是学术性还是科普性、文摘类还是娱乐性。期刊的定位决定了期刊刊载文章的性质。有的期刊是社科类,有的期刊是理工类,有的期刊是综合类,有的期刊是专业类。作者在进行投稿时,要选择那些针对自己专业方向的期刊,如新闻类、出版类、体育类等。当然,即使是同一学科,同样有不同的专业性期刊[1]。如相同的体育学期刊,《体育教学》杂志主要面对中小学体育老师征稿,而高校的体育学报则一般主要面对大学体育老师征稿。那些综合性的期刊是专业性文章的集合,各大综合院校隶属的学报所包含的内容就相对宽泛一些,如《北京师范大 学 学 报( 社 科版) 》刊载的内容就涵盖了教育、心理、体育等各学科的学术性文章。
( 二) “准”体现在文章主题与期刊需求相一致
期刊的办刊方向决定了期刊的所需所求,即使是同一行业内的期刊,也有些许微妙的差异。如同样是体育学术期刊,有的期刊侧重于体育人文方向,有的期刊侧重于运动生理生化方向,而有的期刊则侧重于运动竞赛与训练。而我们知道,隔行如隔山,走出学科专业之外就是另一片天地。只有充分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方向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投稿,将自己的学术文章有针对性地投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期刊上,这样,被快速退稿的几率将会降低,被录用的几率则会增加[2]。而有的作者,对期刊不熟悉、不了解,甚至只看到期刊名称与文
章主题稍微沾边,而并未对期刊作进一步的了解,就盲目进行投稿,难免会被退稿,延迟宝贵的发表时间。如某体育院校学报,其体育人文社会栏目稿件数量在每期出版的稿件中占比较高,则可以从侧面看出该杂志刊发与录取稿件的倾向性。
( 三) “准”体现在文章的质量与期刊的层次要一致
期刊大致分为 SCI、CSSCI、全国核心期刊及国家级、省级一般期刊等多个级别,有的高校甚至还人为地将一些期刊进行分类,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等。一般来说,期刊的级别与其刊载的文章呈正比关系。作者在初次投稿时,受个人学术水平的限制,文章质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考虑从一般期刊或二三类期刊开始,先不考虑核心期刊等级别较高的杂志。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寻找本专业学科老师或同行教师的帮助,他们的投稿经验可以为初次进入科研写作道路的作者提供有效指导。
( 四) “准”体现在准确把握投稿时机
看“准”投稿时机可以为文章的发表提供时间上的有效保障。需要作者根据期刊选题撰写,看准投稿截止日期。这就需要作者近距离地接触期刊,了解期刊的选题指南,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 某 一 选 题,并且在规定投稿期限内进行投稿[3-5]。值得注意的是,投稿必须在有效期内完成,这样期刊编辑才能按照预定计划,按照选题文章,择优按期发表。否则一旦错过了选题时间,就是错过了刊发时间,即使文章质量较高,一系列的审核通过,也只能按照普通来稿排队等候发表刊期。而期刊社的来稿量通常比较大,等待 2 ~ 3 个月甚至半年一载的时间,都是正常现象。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对于作者来说,了解期刊的采编方式,尤其是寻找到真正的采编方式,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众多学术期刊编辑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采编网站,而作者可以在各家学术期刊网站上获取所需的文章信息,通过网络采编系统进行投稿。相应地,一些假冒学术期刊的网站也随之出现,作者必须擦亮眼睛,加强甄别,找到真正的期刊采编系统,才能有助于其顺利投稿,不走弯路。
( 一) 认识期刊采编系统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目前大多期刊都已经采用电子邮箱,甚至网络采编系统进行投稿,接收纸质投稿的期刊越来越少。部分期刊采用电子邮件收稿,但对几经审核而退稿的文章却不会邮件回复说明,只在期刊的某一角落“声明”: 文章超过3 个月( 或几个月) 没有被录用的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这种“退稿而不退信”的做法会让作者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等候时间,稿件如泥牛入海。目前,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了网络投稿采编系统,这种网络平台的使用促使文章的投稿及审核流程更加透明,作者可以随时登陆采编系统查看文章的
审核进展及审核意见,从而更清晰地了解文章所在的审稿阶段。必要时,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进行咨询,但一般情况下,网络采编系统的使用基本可以代替其他两种方式。所以,作为一名学术文章的投稿作者应充分认识现代化的网络采编系统,习惯于从采编系统中上传稿件、获取信息。
( 二) 甄别真假期刊网站
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的自由性也使得信息泛滥,一些不良分子为了获得非法经济利益,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初来乍到的作者很容易就会陷入骗子的圈套。当前,一些代发机构、假冒网站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很多期刊社频频接到反馈信息,部分作者无法辨清真假信息,将稿件投到这些代发机构或假冒网站,他们收到所谓的“录用通知书”,就将审稿费或发表费汇入对方的个人账户。所以,如何查找到期刊真正的投稿邮箱和采编系统的地址就是摆在众多作者面前的问题。基于多年的期刊编辑经验,我们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1.翻阅最新期刊,从纸质期刊上寻找投稿方式。这里的期刊是指出版印刷的纸质期刊,而要看到纸质期刊,有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能在当地图书馆、期刊资料室搜寻到这些期刊的最新版本,就可以在期刊的目录页找到投稿邮箱、采编系统等期刊社信息,顺便可以记下期刊社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但除非是大型的图书馆或综合类院校,一般专业性院校的图书馆大多情况下只会订阅本专业的期刊,而对其他的专业性期刊则很少订阅甚至未订阅。那么,如果作者所学的专业恰好是小众专业,或许就无法找到目标期刊,也就找不到相关信息。所以,我们推荐更加大众化与便捷化的网络搜索方式,详见下文。
2.通过中国知网等信息平台进行网络搜索。
很多作者习惯于通过搜索引擎( 如百度) 对期刊信息进行检索,殊不知这其中暗含着很多陷阱。当作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要查找的期刊全称时,出现在页面上的信息有无数条,其中,中介机构提供的二手信息往往居多且居首位,这时候就需要作者擦亮眼睛,明辨真假。所以本文要提供的搜寻方式是通过中国知网( www.cnki.net) 进行检索。中国知网收集了几乎全部的国内期刊,并且与每家期刊签订协议,期刊的最新版本会及时更新上传。因为每所高校的图书馆都订购了中国知网的服务,所以在校园网内任何一个作者都可以在中国知网上对目标期刊信息进行检索。在目标期刊所在页面中点击“目录页浏览”按钮,就可以免费找到期刊的目录页,即刊登期刊电子邮箱、采编系统及地址、电话等信息的页面。当然,龙源期刊网也有这种功能。如果实在找不到“目录页浏览”按钮,也可以通过搜索文章的方式获取期刊的投稿信息。一般来说,期刊会不定期或每期留出版面刊登本刊的征稿启事,其中会写明投稿方式与联系 方 式,甚至也会涵盖选题计划、稿 件 要 求 等。那么找到这个“征稿启事”,作者就可以利用搜索功能,搜索该期刊近期刊发的论文,作为写作的范本。当然,如果只能找到期刊部的联系电话或Email,也可以进行电话或 Email 咨询具体的投稿方式。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中国知网首页上可以看到一个“作者投稿”标签,点击该标签,可以进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论文投稿平台。作者可以依据自己所属的专业进行相应的期刊检索,经过前文所述的判断,选择适宜自己的期刊。作者在心仪期刊的页面中点击投稿,就直接可以跳转到相应的投稿网页,之后的流程则与作者登陆期刊网站自行投稿的过程相同。作为中国知网近几年正在开发的一项新功能,目前该网站上的期刊投稿信息正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期刊投稿信息正在不断汇集,未来将实现全方面涵盖各个专业的共同投
稿平台,则相应的虚假期刊网站将没有生存的空间。
3.警惕虚假信息。上文中提到,随着网络的普及,代理代发投稿机构、假冒网站随处可见,作者一不小心,便会掉入这些陷阱。辨别代理代发机构实际上比较容易,他们一般会留下 QQ 号码或 QQ 邮箱甚至手机号码,这些都不是正常的期刊网站所需要保留的联系信息。以某体育学院学报为例,假冒网站仿造了一个外形酷似的网站,但把投稿系统改成电子邮箱,且没有电话等联系方式。这种情况,稍有防备心理的作者很容易对其进行鉴别。最关键的是作者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切忌盲目寻找代理机构。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代理机构的目的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利益,不要指望通过利益链条真的可以发表文章。在这里还要提醒作者的是,投稿之后需笔耕不辍,不要投出去坐等结果,要持之以恒地继续写作。
一篇学术论文的刊发,除了需要作者自身在稿件质量方面进行精益求精地完善,还需要作者在选择期刊时运筹帷幄,找准符合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的期刊进行投稿,更需要作者慧眼独到,辨别真假的期刊采编方式,巧妙利用学术网站获取自己想要的投稿信息。在学术论文刊发的过程中,作者还需要在抓紧机遇的同时,耐心等待,谨防上当受骗。书山有路勤为径,相信作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总结自身的投稿经验,定能在未来收获自己想要的学术成果。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