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站在排斥者的立场审视自己的创新成果

时间:2018-03-13 编辑整理:陈编辑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进入新时代,我们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鼓励创新,其实,创新本身并不难,创新不是来自灵感,而是来自行动,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创新者,很简单,赶紧行动起来。但是,如果你真的有了创新,你会发现,让别人接受你的创新,那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你决心要做一名创新者之前,请你记住,你的志向是要把一个伟大的创新奉献给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是不会喜欢你的礼物的。你一定会感到孤独,受到嘲讽,如果你没有遭到排斥,那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创新。创新者还必须学会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如何坦然地接受人们的抗拒。

进入新时代,我们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鼓励创新,其实,创新本身并不难,创新不是来自灵感,而是来自行动,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创新者,很简单,赶紧行动起来。但是,如果你真的有了创新,你会发现,让别人接受你的创新,那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你决心要做一名创新者之前,请你记住,你的志向是要把一个伟大的创新奉献给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是不会喜欢你的礼物的。你一定会感到孤独,受到嘲讽,如果你没有遭到排斥,那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创新。创新者还必须学会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如何坦然地接受人们的抗拒。

                                             

据说,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他说:"如果你造的捕鼠器比别人的好,世人就会纷纷登门造访。"这句话的意思跟我们中国人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样的。但是,这句话并不是爱默生的原话。在爱默生那个年代,捕鼠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而且,即便是你造出了比别人好的捕鼠器,也未必会大受欢迎。同样,即使你造出了更香的酒,也未必能卖得好。创新者遇到的最痛苦的事情不只是失败,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了,却要遭遇世人的排斥。

我们在原则上欢迎新思想,但在实践中却排斥新思想。老师口口声声说,鼓励学生创新,但学生真的有了自己的主见,跟老师的意见不一样,老师就会很抓狂。政府天天鼓励创新,但所有那些鼓励创新的政策,其实都没有找到激发创新的诀窍,真的创新者是不需要政策鼓励的。

20世纪50年代,有两位心理学家,一位叫雅各布·盖兹尔斯,一位叫菲利普·杰克逊,他们研究了一群中学生。这些中学生都很聪明,但盖兹尔斯和杰克逊发现,通常最有创意的学生智商并不是最高的,智商最高的学生并非最具创意。如果你比较高智商的学生和高创造力的学生,你会发现,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更顽皮、更不守规矩、更喜欢捣乱。老师们通常是不喜欢这些孩子的。他们喜欢的是那些更乖巧、规规矩矩、更符合预期的孩子。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创新的排斥,称为"盖兹尔斯-杰克逊效应"

"盖兹尔斯-杰克逊效应"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本能。我们天生倾向于排斥新的事物。在我们的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被连接到两个被称为"杏仁核"的神经元小球上。如果出现的是熟悉的事物,海马体就会迅速地被激活。但如果是新的事物,海马体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记忆,它就会把这种事物鉴定为不熟悉,然后向杏仁核发出信号,我们就会感到抵触和反感。

除了我们自己内在的生理机制会排斥创新,在一个群体内部,人们会更加排斥创新。创新会破坏一个群体内部的秩序和团结,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新,或许会带来一连串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我们都是群居动物,人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孤独。所以,我们会对提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观点感到非常犹豫和痛苦,因为我们害怕跟别人不一样,会遭到耻笑和排斥。

那么,作为一个创新者,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你不能不让别人批评。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就是要被别人批评的。正如著名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说的,"一个人不能仅仅因为遭到迫害就能达到伽利略的地位,他还必须是正确的" 如果事后去看,我们会觉得创新者最终会被平反,他们看起来像英雄一样,而那些排斥他们的人都是坏人。有可能如此,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反对新事物的人也是真诚的。

其次,你要做自己的批评者。要想当一名创新者,你必须对自己高度怀疑,比别人更严苛地批评自己的创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用各种更为严格的标准测试自己的假说。阿什顿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倾向于拒绝你,所以不要给他们更多不必要的理由。那些能够在私底下遭受的失败,永远都不要让它们在公共场合出现。因为私底下的失败,代价更小,痛苦更少。"

总之,创新一定是好事,但排斥创新其实是人类几万年大脑发育留下的潜意识,我们没法改变这种状态,如何让自己的创新成果被接受,还得从自身入手、从自己的成果入手,当你自己都能挑得出毛病的时候,凭什么让别人接受。换位思考,站在排斥者的立场,也许只需要一个小小改变,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人类往往就是这样,总是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