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骗取导师10万科研经费,暴露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哪些问题?

时间:2019-01-28 编辑整理:长沙小骄傲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近日,东北大学的一份文件引起了网友热议,文件显示该校博士生吴鹏飞利用技术手段私自伪造公章和导师签名,进行了16笔财务报销,骗取其导师科研经费10万余元。被发现后,该生本人提交了检讨书并退回所有款项。随后,学校决定给予吴鹏飞开除学籍的处分。

要说导师指使或利用学生套现科研经费的手段和现象早已经屡见不鲜了,被学生反套路的却真的不多。据说,该名博士生套现这么多钱,只是为了给女朋友一个惊喜(内心OS:还有这种操作?!),没想到却变成了“惊吓”。

学校和导师没有捂盖子,坚决查处并公示,以儆效尤还是值得称赞的。但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漏洞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都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但从近年审计、检查的情况看,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

而随着一些“科研腐败”案件的出现,不少专家、学者因为“科研经费问题”牵涉其中,有些还因此身陷囹圄。

例如: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宋某因借用他人身份证冒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经费68万元被法院判刑10年6个月;

浙江大学教授陈某利用课题总负责人身份,通过作为外协单位的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套取945万元而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不仅有利于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科研质量,也便于产出优秀科研成果,为科研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但国家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减少和杜绝科研经费不规范支取、套取和滥用,对不当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高校里有着不同的声音

有些老师觉得现在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经费主要不是用来提高学者的工资,而是用来造大楼,装潢办公室和研究室等等,全都用在硬件设施上,而目前学者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

而有些人觉得,有大把科研经费或头衔的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你给我干活发文章,我捞名,学生换来文凭加奖金,原本没看出其有高超的水平,可是一旦有了经费或头衔,论文就滚滚而来。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暴露出来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也制定了不少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例如: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专款专用;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等等。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