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时间:2022-10-12 编辑整理:英论阁Enago官方博客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学术不端是指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等不良行为。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学术不端行为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各界的重视。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要求研究院校建立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切实措施。时至今日,面对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事件,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应对呢?

学术不端是指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等不良行为。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学术不端行为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各界的重视。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要求研究院校建立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切实措施。时至今日,面对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事件,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应对呢?

举个例子来说,你对一位同事在学术会议上展出的实验数据图像存有疑问,你用图像处理软件打开那幅图,发现使你疑惑的那部分图像是从另一幅图中粘贴复制进来的。这算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吗?如果你的同事盗用了别人的图像而没有引用出处,那就是捏造数据的学术造假行为。然而针对数据图像处理的规则并不完善确切,你也不能完全确定。那么该怎么办呢?研究院校一般应该设有专门的机构来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每个机构的举报流程会有不同,但一般都要求举报人提供详实的证据。有些机构要求实名举证,有些机构则响应匿名信。当你举证了之后,负责监督学术诚信的官员会根据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规定来进行查处,做出决定。

调查和处理不端行为过程中,负责人力争查清事实,明辨是非,掌握证据,规范程序,把握政策界限。初级研究人员经常会因为担心学术职业生涯的晋升,甚至能否还能在学术界有工作,而不敢揭露举报高级资深研究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对举报人提供保护就很重要。当然,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和尊严也要维护,举报不实或者不当的指控也需要及时澄清。

查处的结果应该公开,接受大众的监督。然而,很多研究院校对调查结果并不透明。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理念只会导致更多不端行为的滋生以及学术机构信誉的丧失。科学正在变得越来越透明,科研者详细具体的说明研究方法,分享数据,为提高科研的可重复性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学术机构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不端行为的调查程序规范化,系统化,透明化。近来一项对英国医院的调查研究表明,医疗工作者如果感觉能够开诚布公的讨论医院存在的问题而不用担心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那么他们所在的医院的病人死亡率就低。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国家专业和研究伦理中心主任C.K. Gunsalus表示,研究院校公开调查报告是启动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当然,仅仅惩处学术不端行为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如何从根本上建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崇高师德和学术风气,需要每一个科研者从自身做起,提高学术素养,监督自我和他人,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