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评估及其电子档案

时间:2018-01-30 编辑整理:陈嘉艳,黄晓林,张志俭 来源:早发表网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或解决某一学术问题而写成的论文,是对大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知识技能的综合考核;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成败、认证学生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1-4]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离不开规范完整的监督体系以及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指导教师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多个环节(如论文选题、开题、工作开展、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十余年在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管理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一下如何加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评估及其电子档案管理,提出一些看法或建议,以飨读者。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评估

(一)毕业论文题目的征集、审核及任务书下达鉴于本科毕业论文具有教学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及环节多等特点,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在每年9月份,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都要针对下一教学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首先,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由指导教师初拟,专业系主任审定,经学院论文选题会议统一讨论落实,最后由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下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做到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范围要适宜,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所选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既要有一定的水平,又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题目选得过难或过易,太大或太小,都是不合适的。同时,为体现本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专业特点,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鼓励指导教师从自己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的各类科研项目中提取出一些适当的子课题,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这类选题对那些综合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继续深造读研的学生具有重要的锻炼作用,毕业设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相当多的同学毕业论文的研究结果都申请了专利或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这为他们进一步读研或出国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每个年级的全日制统招本科生人数平均有200人左右,每年的毕业生中,约50%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巴黎高科、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就业的学生中,大多前往IBM、朗讯、中兴、华为等IT公司从事研发工作,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

(二)指导教师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双向选择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要求第七学期的第15周之前完成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安排,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和以后工作打算,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更换原选题,在不影响毕业论文正常进程的情况下,可在公布学生选题的2周内,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及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更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任务安排表》应在第16周报教务办备案。《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根据论文选题的具体情况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填写,经学生所在专业系主任审核签字后生效,并于第七学期第17

周发给学生。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资料外,应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包括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外文资料翻译、论文字数等。任务书内容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毕业论文的具体实施及质量监管

总体而言,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论文选题、开题、论文工作具体开展、论文撰写和答辩,其中每个环节都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高质量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5] 指导教师在每一环节中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论文开题。在学生确定自己毕业论文题目后,应和指导老师互相沟通,认真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阅读大量的相关参考文献,弄清课题的研究方向,对所要涉及的理论知识及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理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背景、课题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内容。开题报告不仅能够体现学生对课题逐渐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而且也反映了指导教师初期的指导工作效果。[6]由于多数本科毕业生是首次遇到开题这一环节,对这一过程了解甚少,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在学生明确所研究课题的前提下,要和学生及时讨论如何开题,详细介绍开题环节要做哪些具体工作以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通过开题报告的撰写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优化实验技术路线,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论文工作的开展。在论文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要严于管理,通过定期召开课题组会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实验工作进展或结果分析,定期检查学生的研究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进行试验工作方案的指导及调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在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至第八学期,而这段时间又与学生准备就业、考研的时间重叠,对毕业设计质量和效率冲击很大。学生的很多精力都放在参加各类招聘会的应试上,再加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且很多用人单位都希望学生能够提前去实习或者上班,而毕业设计工作又需要学生在实验室里做毕业设计,因而造成学生就业准备和毕业

设计相冲突的一个尴尬的局面。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指导教师,应及时充分了解同学的具体工作状态(是打算出国、考研或找工作),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于毕业后要找工作的同学,指导教师希望他们在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就开始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的部分实验工作,如合成样品及物性测量,积累实验数据;在寒假期间以及第八学期的开学初找工作的空暇时间里,把相关实验结果存在笔记本电脑中,随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找工作和做论文二者兼顾,两不误;对于考研或出国的同学,让他们在第七学期下半学期准备考研或考托福,在考研后的寒假和第八学期留出更多的时间做毕业论文,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如对于进一步读研或出国的优秀学生,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行解决难题的机会;对于程度差一些的学生,要多给予一些关注,及时耐心指导。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勤记和勤总结的习惯,要求学生每人有一本自己的实验记录本,记录好自己的具体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分析所得实验数据,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毕业论文撰写及查重。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体现了本科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前期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是毕业论文质量高低的文字版本。写好一篇毕业论文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不像平时学习具体课程和通过考试那样被动地接受考核和技能训练,而是主动地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独立的科研成果。这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的结果,而且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尽管本科生均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学完之后对学位论文的撰写仍然是个模糊概念,需要指导教师深入指导,才能逐渐消化吸收,成为自己技能的一部分。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训练,而完成这个过程会进一步增加知识的积累,并且对思想方法的训练产生重要影响。本科学生写毕业论文,不但对所学的专业有所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大学生毕生从事科学研究或选择职业的起点训练,大学毕业后无论选择了什么职业,毕业论文都很重要。对继续升学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也许会对他们将来的研究方向发生影响。一些学生选择的是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也许在研究工作中将会取得极大的成就,而大学毕业论文正是这些成就的起点。由于本科生大都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历,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语言逻辑及条理性差、对问题缺乏全面分析,甚至仅仅是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堆积和实验现象或规律的简单阐述,缺乏相关机理的分析或模型的建立。因此,常常撰写出的是类似于实验报告的毕业论文。此外,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撰写不规范,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不懂。面对以上现象,指导教师在毕业生撰写论文前,应向学生详细介绍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特别是论文格式的严格规范。在撰写前首先构建毕业论文的整体框架,即论文的提纲。它是论文的骨架和纲领,也是一篇毕业论文的雏形和缩影,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以及依照逻辑关系层层展开的纲目体系。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先拟好提纲,这样有助于指导教师及时对论文的框架提出意见,便于修改。对于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学生要及时做出修改、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遵循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将文章各部分和谐而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整篇文章文句通顺,逻辑性强,图标规范,讨论有理有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出的初稿应认真批阅,给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或建议。经过反复多次修改后,最后成为合格的定稿。定稿录入或在电脑中完成后,分别按要求设置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按论文格式要求加入前置部分和附录部分内容。定稿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定要达到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加强规范管理,科学引用文献资料,杜绝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电子学院从2014届的本科生毕业生开始采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检测结果分为A、B、C等级。对于A级(文字复制比在15%以内)及B级(文字复制比在15%-30%以内)毕业论文,查重予以通过,可直接申请答辩;而对于C级(文字复制比大于30%)毕业论文,不予通过。学生必须修改论文后经再次检测,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后方可申请答辩,最终成绩建议不评定为优秀;如果复检仍不合格或重复率特别高的论文将对应相应等级进行处理。

4.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也是充分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的阵地。答辩是证明论文成功与否的最后环节,需要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提交论文,获准答辩资格;

第二部分是准备答辩内容。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不仅是在准备应对即将面临的提问,而且是在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在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可能帮助希望把论文改得更好的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提问方式、质询角度和知识层次,可能给予有心的学生以更多的启发和学习机会。另外,论文答辩作为一种评判形式,应由5人及以上组成答辩小组,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应对毕业论文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向学生提问并考察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对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过程进行综合评判,比一个人的意见更全面、更公正,评审标准的掌握也会较为一致,这恰恰能够补充指导教师书面评审之不足。为提高学生的现场答辩能力,指导老师可在毕业论文期间,通过课题组会的形式安排学生汇报阶段性的研究工作,培养和锻炼他们准备PPT及内容讲解能力。在正式答辩前安排一次预答辩,要求同学之间互挑毛病,相互鼓励;指导教师传授他们一些答辩技巧(例如,如何解释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效地分配答辩时间,在回答问题时要言简意赅,有逻辑条理;对于自己熟悉的问题要详细地回答,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要谨慎地回答,对于自己不求甚解的问题如能回避最好,不能回避则应明言,不能不懂装懂)。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

的工作。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离不开规范完整的监督体系以及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通力合作。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督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效率,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应强化该项管理,促进该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电子学院按要求进行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检查。在前期检查时,重点检查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工作开展情况,选题是否符合要求(数量、范围、难易度、更新率等),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否按时下达到每一个学生,有无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在中期检查时,着重检查教风和学风,学生的学习态度、写作进度、努力程度和纪律情况。教师的指导情况(工作责任心、指导次数及指导质量)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着重对学生是否能参加答辩的资格进行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论文文字的重合度;组织对毕业论文全套材料的检查和验收;检查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评语的填写规范,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的填写规范;答辩小组成员的组成、资格和工作负荷;答辩工作的规范性;成定的规范性和客观公正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档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

5.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在毕业论文定稿后,经过查重检测等级为A或B的论文,指导老师应及时评阅并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供答辩小组参考),然后交评阅老师进行评阅。评阅老师不能由本论文的指导老师担任。评阅老师对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论文的质量和价值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出具体的评阅意见。评阅老师应按论文评审标准逐项评分,评定论文成绩和等级,并签名负责。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观点的正确性和创新意义,引用材料的权威性及材料的合理应用,论文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论文结构和语言表述能力等。凡被评阅老师评定为成绩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必须由论文指导老

师小组进行复评,决定是否进行修改。经评阅老师评阅后,指导老师将全部材料和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的准备。根据各个专业和学科特点及学生论文的实际情况,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主要考核毕业论文的观点正确与否,内容的新颖程度,论述的严谨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与应变能力等。答辩秘书负责记录学生的答辩过程,答辩日期必须按实填写,答辩会纪要内容要详细具体,所有答辩小组成员签名都要亲笔手写,不能打印。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院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的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应分别针对指导环节、评阅环节和答辩环节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这三

个环节的评分依据不同,评分标准也应有所侧重。具体而言,指导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论文的写作过程、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评阅教师应注重论文的文字是否通顺、图标是否规范、结论是否合理;答辩小组应注重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的概念及原理是否清楚、临场表现及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制定指导、评阅、答辩三个环节的详细评分标准,这样使论文的评定更具有客观性。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