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

时间:2018-10-18 编辑整理:王德明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国家认同包括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国家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政治认同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结合教材渗透政治认同教育,实现政治认同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学深度融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其中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要求。政治认同并非一个新的概念,也非一个新的提法,而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应该突出但往往被忽视和缺失的内容。现行思想政治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政治认同的思想,这为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实施国家政治认同感的教育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和契机,我们需要好好把握,并深挖教材,在延伸和拓展中使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能够最大化地凸显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政治认同教育在经济模块中显现

中学经济教材围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在以国家、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中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具体利益的差异,并在国内经济建设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中挖掘政治认同教育的素材,使国家利益得到尊重和体现。

企业要正确处理与国家的关系,坚持依法设立,依法经营,响应国家的号召,正确处理与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下坚持自主创新,促进自身的发展;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拒绝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在对外开放中打造自己的品牌,叫响民族产业的口碑;服从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有效供给促进有效需求;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学法懂法知法守法,遵守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加强节能减排技术,降低为企业生产发展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和成本,把青山绿水还给人民,还给子孙后代。这就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上升到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高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对政治认同的认识和理解。

公民正确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服从国家大局,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坚持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理财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命运时刻结合在一起。如在金钱观中的正确政治认同就是要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坚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在消费观上坚持理性消费,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从就业观的角度来看,要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发扬“工匠精神”,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在理财观上,远离地下钱庄、非法集资、洗钱、高利贷的诱惑,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等。在经济教材中个人与国家关系最典型的是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如从我国税收的性质来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新型税收,即我国税收的来源和财政的支出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一致性的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如果国家税收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家职能的实现,也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甚至给国家的安全、秩序与和谐带来严重的危害。这表明政治认同在我国公民纳税的问题上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协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差异,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始终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抵制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坚决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表面上看个人的经济活动是个人的事情,个人具有决定权和自由选择权。但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经济行为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甚至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必要时放弃个人利益。这种舍“小我”保“大家”的思想就是正确的政治认同的素养。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青岛的“天价大虾”、轰然倒塌的“三鹿奶粉”、最近沸沸扬扬的“鸿茅药酒”都突出地体现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都充分表明了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维护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这里需要坚持价值认同,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如经济活动参加者要坚持诚信经营,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让企业家的血管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坚持政治认同,服从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里对相关经济法律和社会主流道德的遵守就是对国家利益的维护,是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对国家认同的重要表现。

二、政治认同教育在政治模块中凸显

政治模块的教学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高度一致。在政治模块教学中的政治认同应该表现为对我国国家制度的认同,如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上表现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对学生加强政治认同感教育。如在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都与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在明确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讲清楚权利与义务的特征及其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如权利具有任意性,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珍惜自己的合法权利。如我国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其实质是选举人大代表或者被选为人大代表。正确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涉及到国家权力掌握在哪些人的手中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国家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投出神圣的一票,珍惜自己的权利。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看,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珍惜政治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角度渗透正确的政治认同教育。同样,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政治认同的引领下对学生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做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大意义。

在民族和宗教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结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渗透政治认同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如以“维护民族团结我该怎么做”为议题,鼓励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尝试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入手,在正确的政治认同指导下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丰功伟业有所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政治认同的制高点引领学生认识到尊重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权利,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宗教问题上,要理解和执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到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公民的国家认同还表现在与利用宗教和民族问题大搞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结合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渗透政治认同教育。结合教材中我国国体分析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之间根本上是一致性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认同就是我们必须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结合一系列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厘清爱国行为与害国行为的界限,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如坚持正确的政治认同就表现为坚持理性爱国,坚持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不仅表现在爱国热情,还表现在理性爱国的理念和行动上。像前一段时期出现的抵制日货、砸烂“日系”汽车、捣毁出售日货和日本料理的商店等冲动行为都给国家带来了被动,抹黑了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因此,这种行为不是“爱国”行为,而是一种自私发泄不良情绪的“害国”行为。还有,我们在国外活动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代表着祖国的形象,国家认同就突出地表现在维护国家的荣誉、维护国人良好的国际形象上。

三、政治认同教育在文化模块中表现

文化领域的政治认同应该表现在对我国现行的思想文化制度的坚持,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文化多样性,明确我们需要在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是价值认同,同时也是政治认同。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要尊重和培育;对于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坚持包容性增长,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础上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文化继承上我们要反对否认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否认历史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增强我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以及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弘扬爱国主义这个永恒的主题。政治认同在文化上还应该表现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上。针对台湾一部分“台独”分子去“中国化”的文化分裂倾向,我们必须清楚地告诉学生大陆与台湾同文同种,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发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的政治认同既表现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也表现为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对伟大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就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政治认同素养就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间的关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公民的政治认同,需要公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信念,将政治认同与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有机结合起来。

四、政治认同教育在哲学模块中实施

在哲学模块教学中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结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渗透正确的政治认同教育。整体与部分在地位和作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整体占统率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意识,从整体出发,寻求最优目标。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从政治认同的角度来看,需要将“个人梦”置于“中国梦”之下,“个人梦”要服从并服务于“中国梦”这个伟大的理想和目标。因此,“个人梦”与“中国梦”必须相向而行,不应该破坏或者拆台,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结合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哲学教材中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政治认同表现在价值的内涵上是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何为基础,应该把哪个方面放在首位;表现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上就是如何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如何正确处理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社会发展规律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立场的关系;表现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上就是我们在认识到价值观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需要对价值观进行取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抵制错误的价值观;表现在价值实现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均得到实现。

既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是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既定方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核的重点,兼顾应试功能和德育教化功能。我们都需要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将政治认同渗透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鼓励学生自觉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