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外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1998--2015

时间:2018-04-21 编辑整理:李非 徐晓伟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国际贸易模式主要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利用1998--2015年SITC十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产品的Lafay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台湾对外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分别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差异而发生。进一步构造基于RSCA指数和Tc指数的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可以发现,台湾对外贸易整体上存在净出口能力水平大干比较优势水平的正背离倾向。

[关键词]台湾对外贸易模式,海峡两岸经济比较优势,净出口能力,背离倾向,Lafay指数,RSCA指数,TC指数,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国际贸易

一、引言

贸易模式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形式,即如何进行对外贸易。如何进行贸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考察,但其基本问题始终是出口什么以及进口什么,因此,对于贸易模式的研究往往围绕贸易的结构展开分析。国际贸易主要可分为产业问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模式,两者分别基于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而发生。

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产品结构沿着一定路径不断变化,并伴随着产品附加值增加、贸易条件改善和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过程。而贸易模式锁定则是保持原有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和贸易模式不变,即使贸易模式发生轻微变化,也是因为可以在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比较优势,并最终强化原有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贸易模式的演进和锁定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引起国际贸易领域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逐渐结束工业化加速时期,进入服务业社会,经济增长相应减缓。进入2l世纪以后,经济形势更是发生逆转,经济的稳定性逐渐消失,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在这期间,台湾经历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结构性调整,并集中体现在其x寸夕t-贸易结构的变动和比较优势的转变上。台湾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分析台湾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有利于明确台湾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局限,不仅可以为中国大陆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的调整提供借鉴,也能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的合作与发展。为此,本文利用1998--2015年SITC分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模式属于产业问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进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模式内各类产品的净出口能力与比较优势大小偏离程度的演迸趋势展开具体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长期指导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本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或地区专门生产最适合自身条件的产品,之后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经济福利。比较优势理论假定一国即使不拥有任何的绝对优势,只要与它国的价格比例不同,就存在比较优势。当存在比较成本差异时,两国就应通过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再通过自由贸易进行相互交换。赫克歇尔(Hecksher)和俄林(Ohlin)对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提出的要素禀赋论(H一0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差异所引起的要素价格差异进而造成各国产品价格差异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立在投入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了技术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进行产业间贸易的原因,但不能解释禀赋相似的国家进行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动机。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在受到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内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作为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将产业规模经济视为国际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动力,在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各国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以获取规模经济。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与产业间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的优点在于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较小,可以避免投入要素转移产生的机会成本,进而有利于所有市场参与者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内贸易最初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原因,一开始难以开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内贸易,从而难以获得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但随着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如果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和产业结构能够得到有效升级,对外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也会跟着上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外贸易的模式也出现了较大转变。整体贸易模式已从最初的产业间贸易占绝对比重转变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状态,但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只有部分行业发展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水平。虽然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逐步升高的趋势,但无论从整体状况还是从结构来看,产业内贸易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且大多进行的都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产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而发达国家进行的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国内学者关于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净出口能力两个方面,尽管相对净出口能力也是衡量产品比较优势的指标,但它侧重于考察进出口差额,进而有利于判断产品是处于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地位。洪宇、苏宏伟利用SITC三位数层次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发现初级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均出现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与净出口比率(NRX)严重背离的现象,贸易模式的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进一步表明存在NRX高于RSCA的系统性背离倾向。同样利用SITC三位数产品分类的贸易数据,洪宇根据技术结构将产品重新聚类为10大类别,对日本各产品类别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和净出口比率(NRX)以及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的静态分布和动态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哺1。RSCA指数利用出口数据可以揭示一国或地区的贸易比较优势,可以很好地反映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间贸易模式的变动情况,但对于了解产业内贸易模式变动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判断贸易模式具体是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之前,直接运用RSCA指数进行比较优势的衡量这种做法并不够合理。

台湾地区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学者们对台湾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陆之间的贸易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张传国和俞天贵、陈雯和吴琦均对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但由于使用的测算指标不同,得出的主要贸易模式是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的结论并不相同。然而,他们均发现两岸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大陆与台湾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上述有关台湾贸易模式的文献都只关注与特定地区的贸易往来,而并未对台湾各个产业以及整体贸易模式进行探讨,且缺乏对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对台湾各个产业以及整体贸易模式(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进行判断,并从比较优势和相对净出口能力两个方面对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展开分析。

三、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机制

从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历史来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推动贸易模式变动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导致产品相对价格变化,而相对价格变化驱使制度在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上发生变迁;技术进步是国际贸易模式演进或升级的前提条件,制度变迁为贸易模式的演进或升级提供了规则匹配和方向指引。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已有许多产品的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依靠技术进步形成的国际贸易模式已经无需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的丰裕状况。其次,从制度变迁对贸易模式影响的视角观察,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贸易模式的变化。

贸易模式的背离指产品比较优势和相对净出口能力不相适应,主要分为正背离倾向和负背离倾向。贸易模式的正背离倾向反映了净出口能力大于比较优势的实际情况,出现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采取了鼓励出口的政策;二是采取了限制进口的政策;三是同时采取了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制成品贸易上,不管是幼稚产业保护政策还是战略性产业促进政策,政府对贸易顺差的偏好意味着贸易模式的重商主义政策取向。而贸易模式的负背离倾向反映了净出口能力小于比较优势的实际情况,出现的可能原因同样有三种:一是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政策;二是采取了鼓励进口的政策;三是同时采取了限制出口和鼓励进口的政策。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资源型产品贸易上,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会出现保护自身资源、尽量利用它国资源的政策取向。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