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粤北采茶戏生存缘由研究

时间:2018-10-15 编辑整理:马达,高群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粤北地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北采茶戏的发祥地。据记载,粤北采茶戏已有 两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是移居在粤北山区的客家人在采摘茶叶的过程中所传唱的采茶 歌,之后融和花鼓戏、祁剧以及粤北当地灯会歌舞、民间说唱、山歌小调等发展成为一种地方 戏剧种。粤北采茶戏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大瑰宝,更是粤北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容家人在山 区劳作采茶中即兴传唱的采茶歌、采茶舞到采茶戏,到这一地方剧种的形成,与文化地理环 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粤北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政治景观、宗教景观四个方面来探 讨粤北采茶戏与粤北文化区的音地关系。

关键词:戏曲艺术;粤北采茶戏;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政治景观;宗教景观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的起源以及传播与其所处 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宗教环境有着 密切的联系。粤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河 流等地理环境优势,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缘此 “采茶戏”便出现在粤北客家人的劳动生活中。一个 乐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间 的迁移,粤北的采茶戏逐渐融和了当地的灯会歌舞、 民间说唱、山歌小调等,最终演变成一种地方戏剧种, 用客家方言传唱,广泛流传于韶关与清远两地。韶关 是整个粤北地区的中心,韶关拥有便利的交通,是南 北经济的交通枢纽,频繁的贸易往来,很多湖南人、江 西人、广西人、安徽人等来到粤北做生意,同时他们也 将当地的地方戏曲带到粤北,随着时间的推移,粤北 采茶戏融合了这些地方的优秀乐种唱腔、曲调、身段 等,成为粤北地区独具特色的采茶戏。

一、独特的自然景观为采茶戏生存提供基础条件

(一) 天然的“茶文化自然环境孕育采茶戏

1.地理位置、种族与交通

粤北地区所指的是韶关市、清远市及所管辖的 县。韶关是粤北采茶戏的主要流传区。韶关市辖内 共有十二个县和三个市辖区,其中始兴、翁源、南雄的 居民是纯客家人,还有一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其他县。 粤北地区所处岭南腹地,是整个广东省粤北占地面积 最广,北边界接湖南,西邻广西省,东北与江西相隔, 东边是惠阳地区,南下是广州市,西接肇庆地区。总 占地面积为30096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16. 8%,非农人口820400人,农业人口为3392400 人。从以上地理位置可以看出韶关与江西、湖南、 广西接壤,是整个粤北地区的中心。从农业与非农业 人口数据来看,农业人口占多数,可以得知粤北地区 的人民是以农耕维持生计。

从民族分布上看,韶关除了汉族(包括客家人), 还有壮族、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所讲的方言大致 可以分为三种,即客家方言、粤语方言和韶州土话。 其中客家方言比例占多数,分布在新丰、翁源、韶关、乳源、任兴等地。从水资源角度来看,浈江、武江是韶 关很重要的两条河流,还有一些支流,如墨江、锦江、 南水、漪江、新丰江等;除此之外,韶关的矿物质也是 十分丰富,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

1957年京广铁路通车,途径北京、河北、河南、湖 南、湖北、广东六个省,其中就有韶关站,并且韶关北 江水路连接赣南和湘南,除铁路以外还有张九龄开发 的“梅岭古道”,也被称为是“梅关古道”。这条古道 是从江西赣州大余县通到韶关南雄。从铁路、水路、 古道的状况得知当时韶关交通十分便利,被称为是 “商道交通咽喉”,对南北经济与文化发展起到重要 作用。

2.土壤与气候

粤北地区土壤是红壤和黄壤,韶关位于东经 111。55 7至114050’,北纬23。34’至25。31’,属于亚热 带季风湿润气候,由于受到海洋气流和台风的影响, 年降水量很高,达到1480—22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 区,是全国大陆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夏天高温多雨, 冬天温和少雨,全年平均气温在18.8℃一21.6℃,太 阳光照时数大约为1473—1925个小时,辐射量是 11.2万P/前。根据《茶叶》一书记载,“茶树原产 于亚热带温和而湿润地形,形成了喜爱温湿的特 性”。依世界栽茶的情况来看,茶树大部分分布 在红壤丘陵上,对于亚热带地区来说,高山茶区面积 为数很小,占不到10%大部分茶园都建立在丘陵地 区。”从以上的气候、地形、土壤、降水条件可以发 现,粤北地区适合于种植茶树。

3.农作物

整个韶关市耕地有37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 稻(马坝油粘),经济林有茶叶、果树、油茶。由于战 争的原因,中原人的四次迁徙,他们没有受到海洋文 化的影响,所以他们“重农轻商”,农活成为他们主要 的生计依靠;再加上韶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 为季风性气候,湿润,常年多雨,雾湿露重,适合种植 茶树,如乐昌毛茶、仁化红山白毛茶等。以上这些人 口数量、种族分布、水资源、矿物质、铁路、水路、古道、 土壤、气候以及茶树的生长等自然环境都为粤北采茶 戏的孕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 中原人迁入带来采茶戏

客家文化的传人是由于中原迁徙,前后总共有五 次迁移,一是317—879年,史上称为“五胡乱华”,大 量中原人从湖北、河南南部迁徙到赣江附近定居;二 是880—1126年,因“黄巢起义”再次迁移到安徽南 部、福建西南部、广东东北边界、江西东南部定居;三 是1127—1644年,金人南迁,元人进驻中原,再次迁 往广东东北部并定居;四是1647—1867年,满人南 迁,一部分移民继续迁往广东中部及四川I、广西、湖 南、台湾,另一部分迁往贵州南部和四川南部并定居; 五是1867年以后,因受“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一部分移民向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等地迁 移并定居。

正是因为以上五次迁徙,大量移民南下,加强了 南北之间的文化交融,如云南、贵州的人迁往广东、福 建地区,广东人到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张熙锦、张 禄梅在《始兴县农村圩镇》一文中说道:“周所圩兴旺 发达,商人富有,上京下广人多,联系交际很广,经常 由商人、店主出钱请来湖南戏班、江西戏班等登台演 戏。每当戏班一到,乡村都串村相告,戏台前人群拥 挤,相当热闹。”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始兴县采茶 戏在当时很受欢迎,有那么多商人戏迷到始兴县,并 邀请湖南和江西的戏班来进行表演,说明客家人已从 江西、湖南迁徙到始兴,带来江西和湖南的采茶戏,所 以商人才能在粤北地区听到采茶戏,不仅是商人爱好 听戏,就连当地乡亲们一听到有戏班来表演,都会奔 走相告,并前往观看,从这可以看出粤北采茶戏深受 观众喜爱,已有了较好的生存环境。

如赣南民间小调《斑鸠调》和粤北采茶戏唱 段《斑鸠实在叫得好》",曲调框架与歌词基本相 同,不同的是衬词有些许改动。

 

再如粤北采茶戏的演唱方言跟赣南采茶戏一样, 都采用客家话,我们从歌词可以看出,里面有大量的 衬词,如呀、哩介、那个、哩介等,这些衬字使演唱者能 更好的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符合客家语言特色;衬 词是为衬腔服务的,对于演唱者来说这些衬字很适合 润腔,农民在山区劳作,通过唱声来抒发情感,使得声 音能传得更远,这也符合中国山歌的特点。由于五次 中原迁徙,使得粤北采茶戏受到江西、湖南、安徽等地 民间音乐的影响,换句话说粤北采茶戏因文化区缘 故,融汇了赣州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祁剧等其他优秀 剧种的曲调。

(三) 来源于生活的粤北采茶戏

从粤北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得知粤北地处山区,当地农民主要靠农业来维持生活,而粤北采茶戏所表现 内容、舞蹈动作等方面就取材于人们平日的劳作,代 表作品有粤北采茶戏《十二月采茶歌》,记录的就是 人们在日常采茶中,每个月份干的一些茶事,将这些 茶事用唱歌、表演的形式呈现到舞台上,这是早期的 采茶戏,相似的戏还有《夫妻采茶》,它讲述的是一丑 二旦在茶园采茶,述说种茶、采茶、卖茶的辛苦。

除了传唱内容之外,这些程式化的身段表演也是 在采茶劳作过程中所提炼出出来的,如扇子花,在采 茶过程中,扇子的用途是扇干茶叶,以防止茶叶的腐 烂,扇子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而采茶戏也是如此,演员 们都必须人手一把扇子,它可以当作戏中的扫帚、武 器、掸子等道具,来为戏中的故事情节服务,如采茶戏 《哨妹子》“对花”,里面就有很多扇子舞的身段;再如 生角和丑角的矮子步,是从人们上山、下山行走的动 作中提炼出来,之后慢慢发展将矮子步分为高桩步、 中桩步、吊马桩三种,如粤北采茶戏《茶童哥》。

粤北采茶戏中有很多身段表演都是取材于对动 物的模仿,由于韶关气候湿润,适合动物生存,如猴 子、老虎等,客家人在深山茶区中采茶,在采茶过程中 经常会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经过长期观察并将这些动 物的动作模仿加创编,再融人到采茶戏中,因此,在粤 北采茶戏身段表演中运用了很多模仿动物的造型来 为戏中的故事所服务,如丑角的身段,小猴洗澡、小猴 望月、黄狗摆尾、画眉跳架、驼子纳凉、懒猫抓痒、乌龟 爬沙等。

客家人长期居住在山区,远离市区中心,形成一 种自然封闭状态,而这时京广铁路的开通,南方广府 文化不断北移,很快就扩散到周边的城镇,经济发展 较快,迫使粤北文化南下,劳动生产资料不能满足客 家人日常生活,因此很多客家人外出打工、做生意,从 而使粤北采茶戏传唱内容也发生变化,不只传唱采茶 劳作内容,也有表现平时生活内容的采茶戏,如表现 生活琐事、爱情的采茶戏《双双配》,惩恶扬善的采茶 戏《打狗劝夫》等,还有一些神话剧《牛郎织女》和公 案戏。如粤北采茶戏《功夫》中的唱段《寻到铜钱早 早归》,歌词大意是阿哥出远门去做生意,阿妹希望 阿哥早点赚钱回来。由此可见粤北采茶戏内容反映 了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景象,同时也体现采茶戏的口 语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地理 位置、交通、战乱南迁等因素给粤北采茶戏提供条件, 才使得它在粤北地区能长期生存。

二、民俗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景观

(一) 文化区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 具有某种文化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粤北是广 东省客家文化最广的文化区,这里住着很多客家人, 他们长期生活在深山中,重农轻商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客家人种菜采茶也是一种生活习俗。

“我国采茶戏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两岸以及岭 南一些地区,形成一个以采茶戏为中心的文化圈,如 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地区等。江西有赣南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九江采茶戏等;湖北有黄梅 采茶戏;福建有宁化采茶戏、漳州采茶戏等;广东有粤 北采茶戏、粤东采茶戏等,其中粤北采茶戏又分三个 流派,南雄、始兴流派,曲江、翁源、英德流派,连县、连 山流派;就这样以江西为中心,向湖北、湖南、安徽、广 东、福建、云南、贵州、台湾等地进行传播,形成一个以 采茶戏命名的剧种文化区。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看到,“粤北采茶戏还吸收祁剧的音乐成分是在伴 奏、问奏音乐方面,如‘八板头’”。还有粤剧中 的水袖功、把子功,安徽小调、凤阳花鼓、湖南丝弦、湖 南路调、赣南斑鸠调、上山调、赣州南北词等。从以上 这些地方采茶戏分布可以看出地方采茶戏十分受欢 迎,由于韶关地区处在“商道交通咽喉”,全国各地商 人都需经过此地,并将当地采茶戏带人粤北,从而使 得粤北采茶戏能吸收其他优秀剧种的精华。如粤北 采茶戏《打赌博》中张三唱“过呀了新年好呀天气嗬 ……”,这段就是湖南路调;粤北采茶戏《瓦盆记》中 赵五唱“我赵五夫妻打路行……”,这段是安徽四平 腔;粤北采茶戏《李靖打刀》李靖唱“将身出了门庭往 前走……”,这段是祁南腔。从这些传统粤北采茶戏 剧目可以看出,粤北采茶戏已经融合安徽、湖南等地 的曲调。

(二) 民俗文化

文艺民俗学认为:文艺从生产中诞生,一开始并 不是以单独的艺术形态出现的,它是包孕于初民文化 意识的综合体——民俗,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意识的 习俗活动而存在。¨7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记载: “立春先一日……里市各扮故事彩架表日庆丰年,是 夜会文武诸生饮春宴于公署演戏。”清康熙十一年 《翁源县志》“风俗篇”记载:“元宵各街悬灯,竞为巧 丽……锣鼓彻夜,比之火树银花,踏歌兴尤不 减。”粤北采茶戏早期就分为三个流派,即韶南大 茶、连阳调子、南雄灯子,其中韶关大茶是源自韶关以 南地区的纸马花灯,连阳调子是舞狮时候唱的调子。 南雄灯子是源自龙凤茶花灯,这些都是韶关当地的一 些风俗文化,而粤北采茶戏为了适应当地民众喜欢, 将这些风俗文化融入其中。

粤北采茶戏的唱腔主要是采茶调、小调以及灯 调,其中灯调取材源于民间歌舞,这些民间歌舞都用 于酬神、跳花灯、祭祀、娶亲等特殊场合表演。每逢喜 庆节日时进行表演,如春节、元宵节是最为热闹的。 “春牛舞”是广东粤北、粤东地区盛行的民间歌舞,在 春节之际,村里会组织“春牛队”到每家每户去表演, 它是由古代春祭仪式演变而来的,之后被粤北采茶戏 加工改编并融入其中。还有舞马灯,是一种民间活动,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道教法事中的一 段马舞;另一种是唐朝皇帝为新科状元庆祝表演的一 段歌舞,之后被很多艺人进行加工改造,成为庆新年 的歌舞表演。舞花灯,它是一种流传于民间自 娱自乐的歌舞表演,其中形式简单的有翁源花灯舞, 还有南雄的茶花灯被采茶戏融人为歌舞的前半部分, 类似的民间歌舞还有“纸马调”它是来源民俗活动 “唱纸马。”

之后采茶戏将这些民俗文化歌舞表演融入其中, 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演出形式。先是舞狮、舞龙、器乐 吹打伴奏进行热场,有时还会表演跳花灯、采茶灯、舞 蝴蝶、舞旱船等;热场之后丑角出演说一段快板念自, 念白主要以客家方言为主,偶尔也会用普通话演唱; 最后二旦出场,形成一场二旦一丑的歌舞表演。这种 歌舞表演的形式被称为是“唱花灯”“唱花鼓”,这个 花灯、花鼓是融合了湖南花鼓戏,将歌、舞、念白再加 二旦一丑的角色表演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性的粤北 采茶戏。如粤北采茶戏唱段《夫妻采茶》《送郎》《正 月里来正月花》《索紧春牛去拜年》等,就是由民俗歌 舞融人采茶戏后产生的唱段,后逐渐发展成粤北采茶 戏独有的特色。除了春节元宵之外,还有客家传统节 日“中元节”“完冬节”都有祭神演戏的习俗,祈求神 鬼保佑平安。以上这些是歌舞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器 乐曲调,这些器乐曲调同样是来源于民间歌舞音乐, 同样运用于嫁娶、祭祀、丧事等特殊场合。如跳花灯 时的器乐曲《花灯调》,婚嫁时的《梳妆调》,酬神时的 《拜神调》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粤北采茶戏的 生存离不开当地民俗活动,粤北当地民间歌舞为它注 入了新鲜血液,才使得它在粤北地区能存活至今。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