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态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8-09-28 编辑整理:李建辉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人们越来越期待安全、绿色、口味佳的鸡蛋和鸡肉产品,生态养鸡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不但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收入,还能减少不合理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但由于广大养殖户不能采取正确的养殖模式,常常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疫病传播、流行。尽管近几年,基层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但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国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户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户;生态养鸡;存在问题;对策

0引言

生态养鸡技术是根据生态养殖原理,运用现代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的新型养鸡模式。该种养殖模式具有污染小,产生的废物垃圾能够被循环利用的特点,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农村积极推广生态鸡养殖模式,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近些年陕西省洛南县对山区贫困户的脱贫产业,进行了综合调研,鼓励发展生态鸡养殖产业,采取“养鸡场+农户寄养”模式,与贫困户和周边村民对接,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并以每只鸡20元的保底纯利润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阶段该项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

1农户生态鸡养殖存在问题分析

1.1 品种质量不过关

优质的品种是确保养殖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几年,随着养鸡产业不断发展,家禽品种市场鱼龙混杂,再加上贫困地区雏鸡繁育体系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农户选择的鸡苗不合理、不达标。有部分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为了节约更多的成本,不到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型孵化场引进雏鸡,而是在一些动物交易市场或者图方便,到走村窜户的鸡贩子手里购买雏鸡。养殖户由于对这些雏鸡免疫情况掌握不足,引进养殖场后,常常导致疾病快速传播,使得鸡群成活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重大传染性疫病传播、流行,直接威胁广大养殖户的生产安全。

1.2 鸡舍选址、修建不合理

生态鸡养殖主要采用散养模式养殖,鸡群主要在野外生活,鸡群活动范围较为广泛。但在进行这些场所修建过程中,有的养殖户选择的地方过于偏僻,有很多石块,草木荒凉,而且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导致大量致病菌滋生,同时还会受到外界野生动物的侵害,不利于鸡群健康生长。另外,还有不少养殖户在鸡舍修建过程中,不注意对鸡舍进行科学规划,鸡舍修建过于简陋,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不注重管理,鸡舍粪便堆积,不能正常通风,导致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1.3 鸡疫病防控难度大

很多养殖户为了便宜,购买非正规渠道的脱温鸡苗。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防控不到位,常常导致鸡群出现大量死亡。鸡群死亡之后,养殖户又没有制定科学的处置措施,将病死鸡随意丢弃,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引发其他健康鸡染病。鸡群发病之后,存在用药不科学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在没明确病原菌类型的前提下,随意使用抗生素,导致致病菌耐药性显著增加,使得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1.4 饲喂方法不当

从育雏期开始,养殖户就只简单的饲喂一些玉米、小麦、剩饭和麸皮等混合性饲料,这样一方面造成饲料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导致鸡群营养不全面,抵抗能力下降,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在很多养殖场内,在鸡群放养场地内,没有供水设备,使得鸡群不能够及时饮水而导致身体严重缺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抵抗能力下降。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能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不是按照鸡体重达到标准后全部出栏,而是将体重较大的鸡挑出来出售。随意延长鸡出栏时间,放养时间通常在6~8个月以上,这种养殖模式会增加饲料消耗量,鸡群增重慢,肉质差,同时不同批次的鸡群混合饲养也会为疫病传播提供条件,最终降低养殖户养殖效益。

2农户生态养鸡对策分析

2.1保证鸡品种质量

生态养鸡最好选择适合当地饲养的地方鸡品种,要想确保养殖效益,必须从品种、源头上加强管理,降低生产风险。因此要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型孵化场引进雏鸡,不能从疫区或者生产不规范孵化场购进雏鸡,更不能到动物交易市场或者到走村窜户的鸡贩子手里购买雏鸡,要保证雏鸡健康安全。

2.2因地制宜地建设鸡舍,确定合适的饲养规模

对于散养或放养的生态鸡,养殖户可以新建或者利用附近的旧房舍改建鸡舍。做到鸡舍栖息地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可用竹子、木棍、铁丝网等材料搭建一层或多层的栖息架,栖息架距离地面20~30cm,使用锯木屑、粗糠、细谷草作为垫料,每周更换1次,防止疫病传播。对于作物地放养的生态鸡,饲养规模控制在每批30~50只,林园、果园放养的生态鸡,每群控制在100~200只比较合适。

2.3强化疫病防治

在冬春季节,鸡群一般在中午进行放养;夏秋炎热季节适合在上午、下午放养;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不适合放养,避免鸡群着凉患病。每天要定时清理鸡舍内外的粪便污染物,将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每星期要及时更换垫料。选择多种常规消毒剂,对鸡舍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药物轮换使用,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定期对鸡群进行驱虫,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必须做好球虫病防治工作。

2.4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雏鸡购买一般在冬春季节进行比较合适。雏鸡到达养殖场前一周,对鸡舍、场地按照消毒程序,严格完成;雏鸡到达养殖场前3d,先要对育雏舍升温,鸡舍温度恒定在33~35℃;鸡群到达养殖场30min内,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2h后开食。前3d在饮用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电解多维和抗菌类药物,以减少应激,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第1周,鸡舍温度维持在33~35℃,光照每天保证21~23h,雏鸡以全价饲料为主,以玉米,小麦等磨碎的谷物为辅饲养;第2周,鸡舍温度维持在28~31℃,以后鸡舍温度每周下降2~3℃,直到鸡舍室温达到20℃左右为止。光照每天保证18~21h,每周下降2~3h,直到光照每天保证8h左右,不需要补充光源为止。饲料逐步过渡到配合饲料和谷物相互交替饲喂;42d以后,雏鸡完全脱温,光照完全达到自然光照,逐步过渡到谷物饲料饲喂。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