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探究

时间:2018-05-11 编辑整理:韩毅 黄尧 周福盛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在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即将形成崭新的智能生态。文章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内涵解析和特点分析,基于网络赋能和主动学习理论,形成了智能生态实现路径的价值闭环循环系统。文章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要以“不破不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实现网络的协同发展,促进学习资源转化为教育价值的效率提升,建构精准供需平台,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7 10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要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和网络强国的大背景下,正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本联结方式、以综合智能匹配为途径选择的现代智能化教育模式,并通过加快更迭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改变组织结构、提升价值认知等方式,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逻辑演进轨迹、时代特征及实现路径,正是现代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逻辑演进

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覆盖应用时期

1997 年,英特尔推出由局域网运行的首个企业视频会议系统,标志着互联网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 世纪末,我国基础教育初中阶段已广泛引入计算机课程;进入21 世纪,计算机课程已逐渐普及到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个教育领域,且由于职业教育类型的广域性和实践性,很快形成了覆盖应用态势。2016 年,职业院校校园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8.14%——其中,31.28%的院校已实现所有教室全部接入互联网、43.89%建有网络教学平台、61.76%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已基本具备网络智能学习的硬件环境条件。

2 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自由激发时期

把互联网拆分成联、互、网,更能灵动解释学习者在智能学习环境中被激发出来的主动学习的本质——联,就是联结,将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同伴、学习资源进行联结;互,指互动,本文的“互动”主要指学习者与教育资源之间的连续互动,即学习者根据自我偏好的互动方式,保持与教育资源联结的主动性,以保证学习行为的持续性,进入良性循环的互动学习方式;网,可解释为网状,亦可解释为网化,前提是联结和互动在持续发生,也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偏好与学习资源不断发展,打造网络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最终可以采用更高效的获取方式完成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联动定制时期

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职业教育从阶段性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从班级实体的面对面学习到网络社区的虚拟学习、从简单的技术教授到培养技术技能、从注重技术知识到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正在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生态平衡,走向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生态平衡。换句话说,职业教育正从以单一技术教育面对多种教育需求逐渐转向以多种技能教育面对多种教育需求(即从“以一对多”的教育向“以多对多”的教育转变),最终走向“以一对一”的智能化定制教育。智能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再仅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是强调学习者具备学习技术技能和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并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更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故已兼具育人和赋能两大功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一对一”的智能化定制教育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每位学习者为服务对象,根据其个性化需求提供教育方案;②在多种学习资源共同联动的智能教育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提取与某一行业相匹配的所有学习资源;③学习者可以获取与某一岗位相匹配的全部技术知识、技能训练、能力要素等相关资源,进行针对性学习;④学习者根据自身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储备匹配个性化的职业技能,进行“以一对一”的职业生涯指导;⑤学习者通过“以一对一”的职业能力智能分析,做好职业目标规划,在晋升、转岗或自我发展的多个空间获得有针对性的建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内涵与特点

1 内涵解析

目前,相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内涵尚没有定论。本研究认为,要想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就应将其看作是一个“从智到能”、“从生到态”的创新发展过程——“从智到能”是指在互联网的初期引入阶段,通过教育供给平台满足学习需求,为学习者赋能并具备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生到态”是指经过初期阶段后,从生态思维的视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要素进行重构,进入深度融合、二次创新的发展状态,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改善教育资源供给平台,具备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能力。

在我国贯彻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将人的智能必备的倾向、应变、控制三大认知能力,以大数据的形式输入机器;随后,通过机器特定的复杂算法得出结果并进行优化处理,以优于人的必备能力结果作为标准,创设涵盖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行为等的虚拟教育环境;最后,建成终身使用的教育资源供给平台和定制教育服务体系,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智能生态中取得垂直性进步,实现从0 1 的创新、再从1 N 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的现代化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 特点分析

①智能生态的协同共生环境赋予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跨界并轨发展的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强调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注重提升各界合力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体系的主体部分,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边界,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接轨,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步并轨,突显出异质性,并以经济发展的眼光审视、以产业结构的角度解读、以技术进步的速度迭代,跳出教育看教育,进行客观、科学、全方位建设。

②智能生态的资源共享特征赋予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交叉复现的能力。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了资源、利益、使命、价值共同体的新格局,并赋予了学习者挖掘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需求的能力。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教育类型、技能种类、培训方式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接受全社会的多维度交叉验证,已从信息传送的单一渠道进入全方位信息交叉复现的网络时代。

③智能生态的教育体验升级赋予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协作协同的能力。在智能生态中,学习者在学习体验中的量化自我将成为获取有效知识技能的直接途径,随着资源获得渠道日益丰富,逐渐勾勒出了属于学习者个人的自画像:可穿戴设备+移动端应用+学习过程=智能生态中的学习体验,让学习者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粘性。高粘度会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建立以不同关系为联结的网络协作系统,让更多元素介入,也让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输送至社会系统关系的各个结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理论基础

1 网络赋能(Network Enabled

网络赋能又称网络支撑或网络支持,源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fareNCW),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强调网络自身技术和技能建设、提升网络潜能、发挥网络优势转化能力,视网络平台为手段的一种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的作战方法。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多元视角、知识汇集、观点立场及构成的信息网络、文化网络、知识网络、价值网络,不仅是公众储存、碰撞、互动的平台,更是为公众赋能(包含正、负能量及多种存在形式)的渠道。网络赋能是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网状结构,是面向每位使用者的信息均等、流程透明、资源对等。此外,网络赋能也是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技术实践途径,要求与用户进行充分共享与合作,实现具有共同发展态势的认知,并达到迭代的同步。这种涉及认知、信息、社会等多个领域,由知识感知、信息共享、协同合作等多要素交互形成的网状教育供给平台,是区别于传统树状组织结构的重要特质。

2 主动学习理论(Active Learning Theory

主动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做中学”,以自觉获得技术技能知识的教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领域。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开始,刺激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就已现雏形;法国教育家卢梭对如何学习的方法之问,形成了主动学习理论的方法路径;杜威的“做中学”,践行了主动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和我国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也都在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学习。互动式教学是主动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依据学习者偏好的互动方式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可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进入良性循环的互动学习方式。以主动学习理论为基础,可以从学习者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角度支撑智能生态的形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实现路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要以互联网思维予以理念定位,实现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提升教育资源和价值之间的转化效率,建立精准供需平台,巩固互联网思维的升级过程,形成智能生态实现路径的价值闭环循环系统。

1 理念构建

技术改变行为,行为影响思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初步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覆盖,为完成教育思维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在信息化环境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后,教育思维模式须优化升级与之同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才能使教育行为适应万物互联、人人互通、实时互动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学术界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解释众说纷纭: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互联网思维可解释为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所提供服务的极致效率;从思维转变的角度,互联网思维并非颠覆式思维模式,而是从传统迭代思维发展而来;百度CEO 李彦宏认为传统领域的无规律现象的产生才是互联网思维。目前概括较为全面的是赵大伟提出的互联网9 大思维,即用户、简约、极致、迭代、流量、社会化、大数据、平台、跨界;以及陈光锋提出的互联网12 大思维,分别是:标签、简约、No.1、产品、痛点、尖叫点、屌丝、粉丝、爆点、迭代、流量、整合。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将现代职业教育的互联网思维理解为:突破现代职业教育边界,整合经济社会各界资源的发展模式。这种“不破不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思维包括:①打破资源边界,充分运用智能生态环境的万物互联、时时在线功能,进行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②打破价值边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通过技术价值引发行为思考,挖掘学习者潜在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的附加价值,延长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③打破教育竞争关系,创建共生合作教育生态,准确定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协同发展;④打破组织边界,树立多元供给的发展观念,由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树状管理转变为扁平化、去中心化、网状的管理,推动现有的集团化、产教融合等教育教学实体之间的发展协作,打造智能化的教育资源供给平台,为教育供给侧改革创造更大的空间。

2 网络协同

根据历史经验,技术大变革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技术本身和应用领域的发展阶段(即“互联网+”阶段,向下一阶段过度),二是技术成熟带来的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即“互联网×”阶段,又称互联网的下半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是基于“互联网+”教育产生的“物理反应”,创造“互联网×”教育的“化学反应”,使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元素与互联网要素充分融合,完成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协同发展。

①资源共同体的协同。智能生态中的教育资源供给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支持和服务,是各类学习资源、社会责任、教育价值、合作服务的共同体,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学习者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②网络效应的裙带协同。近年来建立的现代职教集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职教联盟模式等,是点对点的简单联结。在强强联合调配有限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联结方式,形成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形式——网络效应,并深度挖掘裙带资源,延长资源链,以效应关联的方式与各类小众资源产生联结。

③特色品牌的标杆协同。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环境信息来源复杂、传播速度迅猛、传递渠道广泛,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的大好时机。这种网络特色产品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借助最专业的资源力量,整合与自身品牌关联度最高的服务资源,联合具有职教特色的标杆典型资源,共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换代。

④智能环境的平台协同。现代职业教育供给平台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子平台,要与社会大系统中的各个平台广泛联结,并占据资源供给先机,形成智能教育环境大平台。该平台应为使用者赋能,赋予学习者在智能生态环境中具有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能力。

3 效率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人的行为方式受影响程度的加深、获得教育资源渠道的增加,学习者在互联网智能学习环境中将学习资源转化为教育价值的效率也得以提升:

①整体效率的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结束了人和电脑的人机分离,实现了人机交互,具备向学习者提供时时在线、处处可用教育环境的条件,逐步走向未来世界的人与机器协作发展的模式重构。据相关统计,在职业院校中,5.21%的学校可提供超过本校所有课程半数的在线课程,其中74.18%的学校仅供本校人员使用在线课程,只有12.73%的学校完全对外共享。

②网络工具使用效率的提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职校中学习者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占比为32.50%,并且47.70%的学生可以自觉保证学习效率。在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智能生态中,学习者的内在学习驱动力是提升网络工具使用效率的最佳保障。

③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学习者使用互联网学习的时间每天达到1小时及以上的占比为45.91%,说明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学习者上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占比最高,达到25.27%;浏览下载学习资料的占比为22.42%,应用软件进行特定模块学习的占比为16.71%,使用共享课件的占比为12.40%,进行个性化兴趣爱好的学习仅占比11.60%。为防止学习资源闲置,要进行按需定制,推动职校继续加大资源的对外共享和提高学习者兴趣爱好资源的占比;同时,对已有的闲置学习资源进行释放,替换更新那些点击率、使用率不高的学习资源,并重新进行资源取舍和分配。

④互联网智能学习环境创新效率的提升。据调查统计,还有51.21%的职业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70.08%无在线教育教学研究团队,各职业院校对于加快职教的创新改革已达成共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是信息技术,更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不仅指创造新的事物,更是指用新的思维方式加快解决之前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创新。

4 精准驱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实现量化精准,这是区别于传统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涉及教育目标、过程、资源、方法、途径、效果、预测等方面。本研究认为,精准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教育需求精确,是指以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起点,继续细化个性化需求的整体过程,并按照不同的需求标准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分类,将需求过程逐步深化,追求捕捉到学习者在某一瞬间的教育需求;②教育供给准确,是指基于大量教育需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具备提供教育服务的能力,并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创造挖掘学习者潜在教育需求能力的附加价值。智能生态为精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充资源容量、更新教育格局、纳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拥有者,奠定了厚实的资源基础。

精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供需平衡要依靠互联网平台持续的互动、迭代、优化才能实现,通过供需双方在线、数据化分析、聚焦网络结构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建构健康的智能生态。未来,核心竞争力会从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显性标准化需求,逐渐转向挖掘潜在隐性教育需求。精准代表了未来职教崭新的发展方向——“精”通过网络协同来实现,而“准”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精准的依据来源是教育供给平台的大数据。大数据是指全数据记录而非样本抽样得出,以显示更加理性、客观、公正的认知,促进学习者深刻、投入、主动地学习技术技能知识并且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建构,推动更科学的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现象进行逻辑解释。

结语

未来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的普及运用。目前,由大数据作为计算基础得出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的价值空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教育服务的定制化和终身化,可以持续、客观地反馈教育成果。互联网精准地记录着平台使用者的在线行为,同时提供精准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面向终身学习的定制教育服务,是未来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基本职能;而预判学习者某瞬间或阶段性的需求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则是其在一定时期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