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以前为双月刊,2005年起,《岩土工程学报》改版为月刊,大16开本,160页,每月中旬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548,国内统一刊号CN32-1124/TU。国内邮发代号28-62,国外发行代号MO520。经过30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报》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岩土工程学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战线上岩土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为我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建设事业,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获奖情况:中国科协二等奖;江苏省首届优秀期刊奖;连续三次被评为核心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综合因子为:1.357,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收录。
中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转摘,影响较大。2006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本刊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窗体顶端
《岩土工程学报》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岩土工程学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战线上岩土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为我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建设事业,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本刊坚持“立足首都郊区、面向全国城郊”、“立足本院、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体现都市农业研究和职业教育的主题特色,走理论建刊、实践建刊和质量建刊的特色办刊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协二等奖;江苏省首届优秀期刊奖;连续三次被评为核心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来稿应符合科技论文写作惯例和基本要求,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保留书面投稿(一式两份)和电子邮件投稿(ge@nhri.cn)。
(2)《岩土工程学报》来稿一般在3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请不要一稿两投,若3个月后仍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作者有权自行处理来稿。
(3)《岩土工程学报》来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学历、学位、技术职称、简历以及研究课题、单位全称及所属部门、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邮编等。
(4)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
(5)稿件可能涉及机密资料时应由作者单位出具非泄密证明。
(6)凡被海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