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策略探究

时间:2018-02-07 编辑整理:王 伟 张晓鸣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蛀牙、虫牙即龋病,这一细菌性疾病不仅拥有分布广的特点,同时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儿童因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限制,患有龋齿的概率相对较大,会给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龋齿的发病形式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展开了探讨,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儿童龋齿发生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龋齿;发病原因;预防策略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较高的龋齿患病率,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一定程度损害。龋齿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当病情逐渐加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感,因此现阶段积极加强龋齿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至关重要。

1 龋齿概述

龋齿俗称“虫牙”,作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通常会对儿童的牙齿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高度重视龋齿的预防工作,龋洞在儿童口腔内将逐渐扩大,产生严重的疼痛感。龋齿共拥有5个表现形式,由浅入深分别为:

1.1 浅龋

龋齿发病初期,并没有相对清晰、直观的临床表现,仅仅在牙釉质表面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块状点点会在牙釉质表面生成,呈黄褐色,且大小不一,由于不会造成强烈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因此通常会被人们忽视。

1.2 中龋

当龋齿继续发展,并逐渐向牙体内部深入时,一个能够清楚分辨的黑窟窿会在牙齿表面形成,此时患者在咀嚼食物时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

1.3 深龋

中龋继续发展,会对牙体更新的部位造成影响,甚至会蔓延到牙本质深层,最终同牙髓腔靠近,由于牙髓与龋洞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相关物质如病原菌等在龋洞中会逐渐向牙髓内部渗透,此时很容易导致突发性牙髓炎的生成,此时患病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1.4 残冠

如果不及时治疗深龋,那么龋蚀现象将对大部分牙冠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残冠的形成。此时,根尖、牙髓处将大量蔓延细菌,导致牙齿根尖部疾病。

1.5 残根

当龋齿越来越严重,最后将侵蚀整个牙冠,口腔中仅留残根。如果此时还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为各种其他口腔基础疾病的产生奠定基础。

2  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

导致儿童龋齿的因素较多,乳牙钙化程度不高、口腔内大量细菌繁殖、口腔内部残留的食物残渣未及时清除、饮食含糖量过高等都将导致儿童患上龋齿,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所食用的食物如果拥有较少的含纤维性,也很容易导致儿童患上龋齿。儿童龋齿的具体发病原因如下:

2.1 细菌繁殖

龋病是细菌性疾病的一种,因此儿童患上龋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细菌的产生。牙面上会留存致龋菌,而二者接触的主要媒介就是菌斑,当食物在口腔中残留以后,相关酶会对无机物进行分解,此时高黏性葡聚糖会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最终导致有害物质的生成。与此同时,还会导致代谢酸的生成 ,此时将严重侵蚀牙齿,造成无机物质脱落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有两种致龋菌类型,一种为产酸菌属,在产酸的过程中会利用对碳水化合物分解的方式,此时牙齿无机质脱矿现象严重,为龋病的生成创造条件,放线菌属、乳杆菌和变形链球菌是典型的产酸菌属;另一种为革兰氏阳性菌。有机物质会受到此类型细菌的长期侵蚀,最终导致黑洞在牙体中形成。

2.2 食物因素

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共同构成了食物,其对于形成菌斑基质具有直接影响。细菌的源头为菌斑基质,碳水化合物在口腔中滞留以后会在菌斑基质的影响下通过代谢形成酸,与此同时,在酶的影响下,最终合成糖类。有机酸是在代谢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可以构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耐酸菌生存奠定良好基础。当酸在口腔中过多的分泌以后,会促使硬质组织无机盐在牙体上产生脱离,聚合基础上生成的多糖会导致牙面上积累大量的细菌。

2.3 唾液流速与流量

龋齿发病率同唾液成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唾液流速与流量都将对龋齿发病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一定的自我机械清洗能力是唾液的一大特点,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的大量聚集。如果拥有较快的唾液流速,那么食物残渣和牙斑菌能够得到有效的冲洗,此时酸性代谢物在牙面上还能够得到稀释,因此对于控制龋病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免疫球蛋白作为唾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护牙齿免受龋因子的侵蚀。

3 儿童龋齿发生的预防措施

3.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蔗糖对于菌斑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酸性代谢物会在蔗糖发酵的情况下产生,细菌在菌斑中会对这一代谢物进行利用,促使牙面发生酸蚀,从而促使龋齿的生成,所以儿童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应尽量养成良好的习惯。降低蔗糖的摄入量。同时,唾液具备一定的清洗功能,但是粘性食物是不易被清洗的,通常会在口腔中滞留,因此在食用粘性食物时,也应当注意控制好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引导儿童不偏食、不挑食,鼓励其食用韧性好、纤维量高的食物,增加唾液的分泌,促使儿童咀嚼能力的提升。

3.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应从小为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使儿童对口腔清洁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并能够自觉的进行口腔清洁,逐渐提升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因此,儿童通常从3岁开始,就应养成饭后立即漱口的好习惯,减少口腔中滞留的食物量。同时还必须每天坚持应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促使细菌在口腔中的残留量减少,一致菌斑的形成。通常情况下,口腔中的细菌会在夜间大量繁殖,因此睡前刷牙的习惯至关重要。另外,还应带领儿童坚持每年一次的口腔检查,尽早发现龋齿尽早进行治疗,降低龋齿而儿童健康成长带来的危害。

3.3 加强营养摄入和身体锻炼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均衡的摄入各种营养,会导致儿童无法进行牙釉的健康发育,同时会形成钙化不良的现象,为龋病的发生奠定基础。所以,必须对儿童的饮食进行合理的调理,引导儿童多食用蛋白质类食物,并增加对富含纤维和钙食品的食用量。另外,还必须通过户外活动等方式,提升儿童身体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患有龋齿的概率相对较高,这同儿童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牙齿护理习惯等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现阶段家长必须从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应以鼓励、引导和以身作则的方式,促使儿童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牙齿护理习惯,同时还应将龋齿给牙齿带来的危害向儿童说明,促使儿童积极主动的配合家长的教育,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