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的验证性研究

时间:2018-10-24 编辑整理:曾 智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中医医者知识体系中。深入探讨中医医者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及个体隐 性知识的转移。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发现中医隐性知识可以分为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雏度、人际互动维度、情 绪情感维度、价值取向维度和中医药文化维度。结合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为了提 升该维度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验证性 研究。

关键词: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结构维度,验证性研究

1 医者意也:作为隐性知识的中医学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存 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而且这两者在很多时 候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两个独立体系或者说两种界 线明晰的独立类型。美国著名学者多萝西·伦纳德· 巴顿(Dorothy Leonard Barton)在其代表作《知识与 创新》一书中指出:“在人类知识的构成中,显性知识(或 者说明述知识、言传知识)仅占20%,而隐性知识(或者 说意会知识、缄默知识)却占80%。”与中国许多传统技艺 一样,中医同样是“技”与“道”的融合,是“技”与“道”的辩 证统一体。它不但是一门形而下的医学学科,还是一门 形而上的医学学科。也就是说,中医是一门“技道融合” 的中国传统技艺,它既有“器”或者“技”的一面,又有“道” 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 型代表,中医学里蕴含着丰富的显性知识,但就知识拥有者来说,其个人性、文化依附性、情境依赖性又是不可回 避的。所以说,“中医具有隐性知识特征”、“中医学是一 座伟大而卓越的隐性知识宝库”。要想厘清中医学中 “道”的真谛,就必须明白其“隐性知识”的核心特征。

必须承认,隐性知识确实大量存在于一个中医从业 人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无论是认知类活动还是 实践类活动,他们都无法避开中医药领域各种隐性知识 对其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可以这样认为,隐性知识已经 构成了一个中医医者广泛意义上各种认知活动及实践 行为的必要基础。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医者个体 隐性知识,我们有必要对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进行 分析和探讨。

2 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的理论假设

中医医者自身成长与发展中的经验积累性与中医 学本身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一个中医医者的知识体系中 存在着大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这些知 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生命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感知与判 断,是基于自身的直觉、预感和洞见等方式获取的。 因此,深入对中医医者隐性知识结构维度的探讨,有利 于中医学的传承和中医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类型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隐性 知识结构模型的分析,同时通过对中医药领域名老中医 进行广泛的访谈与交流,笔者认为中医隐性知识主要可 以分为六个维度,即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维度、人际 互动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价值取向维度和中医药文化 维度。关于巾医医医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自身与患者之间进行互动而 形成的主观体验,以及如何感知、识别、激励和控制自身 与患者情感的知识。我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63在其 “大医精诚”一文中谈及“诚心救人”方面就提出,一位真 正的中医医者需要具备“安神定志”、“发大慈侧隐之心”、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等能力。这种要求中医 医者在救治病患的过程中不仅有情绪情感的自我驾驭能 力,而且还需要有移情或者说共情的能力。这是和谐医 患关系,提升医疗救治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框架,见罔1。

 

在图1所示结构模型中,价值取向维度处于最核心 的位置,它影响着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维度、人际互 动维度和情感情绪维度隐性知识,而中医药文化维度是 其他中医隐性知识维度培育和发展的基础,是所有隐性 知识获取的背景知识,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维度 隐性知识的获得、运用和分享。

2.1 学习策略维度隐性知识

根据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涵盖的内容,笔者认为学 习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策略性知识,它由规则系统或者 技能所构成,是一种隐性知识。学习策略充分体现了 中医医者对中医药知识进行传承和创新、继承与发展过 程中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主要表现为中医医者的 一种心智模式。

2.2临床技能维度隐性知识

国内外学者们几乎有一种共识,技能或者诀窍是个 人难以言说的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者的 临床辨证辨病及临床治疗所展示的中医药技术自然是 一种具有个人性的诀窍,体现了高度的个人依存性,这 类知识的拥有直接体现一个中医医者的疾病诊治水平, 它们虽然很难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加以分解,也很难用言 语直接表达分享给其他人。

2.3人际互动维度隐性知识

从中医看来,医学的对象不应是“病”而是“人”;不 应把病人当作可分解的“物质”,而应关心病床上有生命 的人。所以,中医在诊疗过程中非常强调医者与患者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强调生命对生命的直接探索,这在 某种意义上要比仪器对人的生命的探索显得更人文、更 温暖。因此,人际互动维度中医隐性知识既有助于医生 与患者之间实现信息与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又有助 于医疗诊治技术的有效实施,提升中医诊治的效果。

2.4情绪情感维度隐性知识

就中医医者而言,其情绪情感维度隐性知识是指中医医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自身与患者之间进行互动而 形成的主观体验,以及如何感知、识别、激励和控制自身 与患者情感的知识。我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 “大医精诚”一文中谈及“诚心救人”方面就提出,一位真 正的中医医者需要具备“安神定志”、“发大慈侧隐之心”、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等能力。这种要求中医 医者在救治病患的过程中不仅有情绪情感的自我驾驭能 力,而且还需要有移情或者说共情的能力。这是和谐医 患关系,提升医疗救治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

2.5价值取向维度隐性知识

价值取向维度中医隐性知识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 和根基。它不仅是推动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 好条件,而且会影响中医医者行为实现由内而外、有传 统到当代、由规范到自觉的转化,成为中医医者的自愿 行为和自觉行为。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价值取 向维度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体现为以下七个方面:(1)天 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整体观念;(2)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济世活人的价值追求;(3)大医精诚、德艺双馨、仁者爱 人的精神追求;(4)平和阴阳、重视正气、崇尚和谐的生 命态度;(5)形神兼具、动静相宜、身心共养的养生观念; (6)勤求古训、自强不息、博采众长的治学方式;(7)辨证 论治、人文关怀、预防为主的诊治模式。

2.6 中医药文化维度隐性知识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种精神的载体。的 确,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现象认知和探索的历 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对生命价值加以探索的精神载 体。它集中华历史文化中诸子百家之道,“以儒为魂、以 释为用、以道为体”,成就了其“医道融合”的独特性。 在今天,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中医药学的发展,亟待中医 药自身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只有这样,才 能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赢得健康、和谐、全面的 发展与复兴。

3 中医隐性知识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充分的文献分析与整理,并在对名老中 医或者中医药专家、中医药学习者(博士研究生)进行深 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中医隐性知识结构模型,虽然得到 了十多位国医大师的高度认可与肯定,但由于此研究毕 竟属于访谈后的一种理论假设,其科学性上还需要进一 步提升,因此,本研究针对该结构模型进一步开展了验 证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Delphi法,围绕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编 制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选取了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医 博士研究生等作为专家组成员,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 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同时,为了研究更加深入, 对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访谈提纲 结合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调查 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3.1 对中医隐性知识及其结构模型的基本认知

3.1.1 被调查者对“中医是一座隐性知识宝库”的认知 调查发现,94.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是一座隐性 知识的宝库。在回收的问卷或者访谈的结果中只有1 位国家级名老中医、1位中医专家和1位中医学博士研 究生不认同此观点。其中,持“不赞同”观点的国家级名 老中医是本研究开展深度访谈的对象,他持“不赞同”态 度的主要原因是他对“隐性知识”这一概念及其理论不 理解,他不接受“隐性知识”这一提法,但他在整个访谈 中又特别强调中医学是一门意会性很强的学科。也就 是说,他持否定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字意义的问 题。而持“不赞同”观点的中医专家和中医学博士研究生都是函件调查的对象,为此,笔者通过电话回访了这 两位被调查专家,最后发现,他们之所以持“不赞同”态 度主要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医学不是隐性知识的宝库, 而是担心“医者,意也”这种观点使中医更加神秘化,在 西医语境主导下的医学科学领域,我们更应该使中医 “科学化”。由此看来,三位持“不赞同”观点的专家并非 完全否定“中医是一座隐性知识的宝库”这一观点,而是 各自从不同角度上有些其他的看法和意见分歧。见 表2。

 

3.1.2对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的认可程度分析 从对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的认可程度的分 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专家对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医隐性 知识结构维度模型持认可态度。统计数据显示,在六个 维度的认可程度上,除了“中医药文化维度”这一结构维 度中持“认可”观点的专家人数占总专家人数的比率 (86.o%)没有达到90.o%以上,其他所有维度的认可 程度都在90.o%以上,甚至在“价值取向维度”这一结 构维度上所有专家都持认可的观点(达到100.O%)。 见表3。

 

3.2 中医隐性知识及其各结构维度的重要性分析

3.2.1 中医隐性知识在中医传承中重要性的数据分析

统计结果发现,几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认为中医隐 性知识在中医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4。

 

32.2 中医隐性知识各维度结构在传承中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变异系数都在o.15以 下,这说明被调查的专家们的观点或者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他们认为中医传承过程中,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 模型中的各个维度都很重要,这是决定中医学习者最终 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医者的关键所在。见表5。

 

3.2.3 中医隐性知识与各维度隐性知识的关系分析

中医隐性知识与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中各维 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中医隐性知识与各维度之间的 相关系数都呈现显著相关(P<o.01),其中,价值取向维 度隐性知识、临床技能维度隐性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维度隐性知识三个维度与中医隐性知识之间相关系数最大。 由表6可知,价值取向维度隐性知识不仅与中医隐性知 识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紧密(r—o.833),而且与其他维 度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也最为紧密,这也证明价值取向 维度在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中具有核心地位。

 

3.3结论

通过对中医隐性知识及其维度结构模型的验证性 研究发现:(1)中医学是一座隐性知识的宝库。中医知 识的隐性知识特征是所有中医领域专家高度认可的,而 且中医隐性知识在中医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被调查专家在这一系列问题中 的意见高度一致(变异系数均小于o.15)。(2)被调查 专家一致认为,中医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包含学习策 略维度隐性知识、临床技能维度隐性知识、情绪情感维 度隐性知识、人际互动维度隐性知识、价值取向维度隐 性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维度隐性知识。其中,价值取向维 度隐性知识与其他各隐性知识的维度关系最为紧密,在 隐性知识结构模型中处于核心位置。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