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本孝科“U一E一S”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一供给侧改革视角

时间:2018-04-24 编辑整理:孙立会 葛兴蕾 王美菊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科却陷入危机,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出现了一定问题。文章以教育技术学科现状为原点,总结了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出现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教育技术学科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当前教育信息化市场的需求;第二,教育技术学科培养的人才在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上显得不足,且缺乏一定的前瞻性;第三,教育技术学科自身面占危机,不太容易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于“能力”发展的“U一E一S”教育技术学科未来发展模式,着重培养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四种基本能力:计算思维,技术思维,联通思维和预见思维,为解决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问题提出一条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U一E一S”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日益凸显,教育信息化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发展教育信息化已不是教育改革的问题,而逐渐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由此进入了真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教育信息化产业搭上时代的快车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蔓延,尤其是在线教育产业的投入,更是令人惊叹不已。2014年,国家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016年1月,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产学研单位及其相关组织机构联合成立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计划开展研究服务培训评估咨询产业化等多项工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提供服务。不仅如此,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也越来越多,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拿出至少8%作为教育信息化经费,为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教育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据统计,从2010年开始,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人数都维持每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4911亿,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到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1171亿。不难预见,社会对教育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多。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市场需要何种素质的人才,可是我们可以尽量培养人才快速适应未来市场的能力,这就必然关系到教育技术学科人才的培养问题。

然而,与教育信息化产业直接相关的专业一一教育技术学科,却在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茶之势下走上了近乎于消失的边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1回年,南国农先生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座谈会上就曾指出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红红火火,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事业来说,它是红红火火,如日中天,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正在逐渐地衰弱,独立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教育信息化越来越火,而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科却越来越衰弱?

回顾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起源于电化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得到迅猛发展,典型的现象就是除重点师范大学之外,其他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也一涌而起,遍地开花。由于当时社会还没有媒体技术方面的相关服务,而且媒体技术复杂难掌握,技术门槛较高,需要专门学习的人员提供服务,因此,教育技术学科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教育技术学科却趋向衰落。从社会发展看,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已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技术门槛降低,需要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以前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这个时代,教育技术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学科研究看,国内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大多是跟着从国外引进的理论或技术进行探索,几乎没有真正属于本土化的理论或新技术的出现,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如浮萍,技术风刮到哪儿,人们就跟到哪儿,丧失了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基本判断能力,这就必然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科的整体性衰落。从学校教育看,据统计,2005年全国设置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90所,到2008年增长到224所,出人意料的是2012年减少到173所,截止到2015年4月,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只剩回42所。不仅如此,很多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都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许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都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入学时他们也并不清楚教育技术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毕业时还要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因此,有些大学的教育决策者看不到教育技术学科的希望,纷纷撤掉教育技术学专业。

上述现象都表明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蓬勃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完全不成正相关。很多学校因教育技术学科学生就业问题,不得不停止招生。一方面是教育技术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产业大量缺少人才,按道理,一个培养,一个有需求,应是非常乐观之事。而为何出现如此南辕北辙之势,其归根结底与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问题是分不开的。基于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国内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技术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发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重点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一般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且不同的培养方向有各的培养目标。师范类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能力,非师范类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技能培养以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能力培养。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的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基本为师范类,培养目标一般是培养学生的教学凰培训凰研究管理能力,使之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类人才。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的培养方向一般是基于本校的优势资源而制定的,培养目标也只能是面向培养方向的专门人才。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存在着共性问题:课程老化无法紧跟教育信息化的脚步;课程庞杂,没有系统性;重视技术课程忽视教育理论课程。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难以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处于半惜半懂的状态,无法实现我的提升。其次,不管哪一类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固化问题都非常严重,所有培养方案几乎都是大同小异,跟不上时代步伐,甚至有的学校一直沿用创建这门学科时的培养方案,并没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改变,致使按照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素质并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还有一部分是按照教师的能力制定课程,教师能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程,完全不顾学生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学科本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教育技术学科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当前教育信息化市场的需求;第二,教育技术学科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前瞻性有些欠缺;第三,教育技术学科身面临危机,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供给问题。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