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期刊收录:
  • CA 化学文摘(美)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Pж(AJ) 文摘杂志(俄)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剑桥科学文摘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综合因子为:0.528,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收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
  • 主管单位: 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国际刊号: 0256-1492
  • 国内刊号: 37-1117/P
  • 出版地方: 山东
  • 邮发代号: 24-52
  • 创刊时间: 1981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期刊开本: A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获奖情况: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封面

刊物荣誉

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收录

中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转摘,影响较大。2006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本刊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窗体顶端

办刊宗旨

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

                                                                                                                                                                                                                                        《本刊坚持“立足首都郊区、面向全国城郊”、“立足本院、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体现都市农业研究和职业教育的主题特色,走理论建刊、实践建刊和质量建刊的特色办刊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收录情况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

获奖情况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往期回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往期回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最新期刊目录

2017年 第6期目录

本期特稿

(1)南海东部古扩张脊的俯冲机制

詹文欢[1,2];李健[1,2];唐琴琴[1,2]

(12)南海的“山根拆沉成因观”——南海成因新议

刘海龄[1];周洋[2,3];王印[1,3];朱荣伟[1,3];黎雨晗[1,3]

(25)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发育特征与构造意义

夏少红[1];范朝焰[1,2];孙金龙[1];曹敬贺[1];赵芳[1];万奎元[1]

区域构造

(34)南海北缘白云凹陷新生代岩浆活动特征与期次

杨率[1];金振奎[1];韩建辉[2]

(47)南海北缘珠三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陈梅[1,2];施小斌[1];刘凯[3];任自强[1,2];于传海[1]

(57)南沙海域中生代构造挤压及其成因

朱荣伟[1,2];刘海龄[1];姚永坚[3];崔小君[4];黎雨晗[1,2];王印[1,2]

(65)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成因机制:与渭河盆地构造对比分析的启示

杨鹏[1];夏斌[1,2];蔡周荣[1];万志峰[1];黄强太[1];张勇[1]

(76)下地壳流对南海北缘白云凹陷地壳伸展变形的影响

王晓芳[1,2];许鹤华[1];赵俊峰[1];赵中贤[1];陈梅[1]

(84)南海南部珊瑚礁区新生代突变事件研究

胡守祥[1,2];唐琴琴[1,2];孙杰[1];姚衍桃[1];姜莲婷[1,2];詹文欢[1,2]

(93)1990年菲律宾Mw7.7级强震对马尼拉俯冲带静态应力触发影响

李健[1,2];詹文欢[1,2];朱俊江[3,4];孙杰[1];冯英辞[1,2];姜莲婷[1];郭磊[1,2];唐琴琴[1,2]

沉积与环境

(100)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邬黛黛[1,2];谢瑞[1,3];杨睿[1];孙甜甜[1];杨飞[1,3];刘丽华[1];吴能友[2,4]

(110)南海南部北康盆地中中新世深水沉积体类型、特征及意义

雷振宇[1,2];张莉[1,2];苏明[3];骆帅兵[1,2];钱星[1,2];帅庆伟[1,2];张伯达[3]

(119)南海白云凹陷东侧巨型麻坑中自生碳酸盐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刘兴健[1,2,3];唐得昊[4];阎贫[1];葛晨东[5];王彦林[1]

(128)海南岛西南海域晚第四纪古水深反演

陈泓君[1,2];黄文凯[1,2];邱燕[1,2]

(140)南海宣德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李亮;何其江;龙根元;贺超;杨凡

(149)基于多波束数据的南海海盆洋壳区海山地形特征

张伙带[1,2];朱本铎[1,2];关永贤[1,2];杨胜雄[1,2]

油气与资源

(158)南海成藏组合发育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张强;吕福亮;贺晓苏;王彬;毛超林

(168)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类型水道及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差异

付超[1];于兴河[1];梁金强[2];何玉林[2];匡增桂[2];金丽娜[1]

(178)南海神狐海域自生黄铁矿分布、形貌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

张美[1];陆红锋[2];邬黛黛[1];刘丽华[1];吴能友[3]

(189)莺歌海盆地中新统轴向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勘探潜力

谭建财;范彩伟;李辉;张建新;许马光;刘田

(197)古地貌对重力流沉积控制作用及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为例

刘为[1];裴健翔[1];于俊峰[2];范彩伟[1];张秀苹[1];邵远[1]

(204)海底泥火山及其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

李进[1,2];王淑红[1];颜文[1,2]

 

栏目设置
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 IODP快讯等
投稿要求

1来稿请提供一式二份打印件和相同内容的软盘(一般不接受手写稿)。请按照本刊征稿简则和编排规范撰写论文,多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将予以退回,并以再次收到的时间为序候审;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有特殊需要,请在来稿中注明。

2编辑部将在收稿后3个月内答复您是否录用,若作者3个月后仍未收到退稿通知即为本刊录用。

3稿件一经录用,所有各类版本的版权属于本刊,凡不同意自己的论文在电子版本(光盘和网络版)刊载的作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4来稿文责自负,切忌一稿多投。编辑部对来稿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删改,若作者不同意可在来稿中说明。文稿刊用后,即付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和20份抽印本。

5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正文标题结构层次应适宜,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各级标题用1、2、3……;1.1、1.2、1.3……表示,依次类推,顶格书写。

6文稿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首页脚注处应注明:基金资助项目或科技攻关项目的种类全称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从事的主要工作、电子信箱。

题名:精练简洁、文题相符,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单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名称、邮政编码。摘要:一般200~300字,采用报道性文摘,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4部分内容,不应有评价性用词。关键词:3~5个。全篇论文(包括图表)一般以6000~8000字为宜,正文之后的英文摘要(报道性)应以500字左右(附对等的中文)为宜。

7文稿中的科技名词和名词术语、人名和地名的译文等均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计量单位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废止的计量单位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用铅笔标注。

8图表: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图表,图版以2版为限。所有图表要在文中留出位置,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插图要主题突出、图面结构合理、线条疏密粗细合适,图内文字及数字均要求用宋体字。对图幅较大或线条稀疏要缩尺的图,字号应适当加大,缩尺后最小字体不应小于6号字,同一幅图中的文字和数字的字号不要相差太大。图中内容要与图注和正文叙述相符。双栏排图不宽于8cm,通栏排图不宽于17cm。图名用中英文对照写出并置于图的下方,图中代号能直接在图注中标出的就不要在图例中列出。图例应编号,图例说明列于图题下方。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图绘制。表格尽量使用三线表,中、英文表名置于表格上方,并应注明数据测试单位或资料来源,测试数据要在表格下方注明测试者、测试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精度及误差范围等。图表中量和单位之间用斜杠“/”分开,如:深度/m。

9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阅读过的与本文有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引用他人资料须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来源,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非公开出版物的文献以脚注标在相应页码上。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一律姓前名后,省略缩写点。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如: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C],析出文献[A],学位论文[D],报告[R],其它[Z]。参考文献以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