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程监控研究

时间:2018-01-30 编辑整理:刘大双, 魏 萍 来源:早发表网

长期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进校不离岗,同时兼顾学习和工作任务,又由于该类研究生年龄不限,各个年龄段均有,同时他们从事不同职业,职业背景复杂,学科专业十分发散,基础知识又相对薄弱,这些生源背景,使得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中尤为重要。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此外,建立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全程动态监控体系,亦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之要,同时它是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实施质量监控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学位论文质量[1]。

1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现状

当前,教育部和各大高校根据各自现实情况,逐渐促使研究生论文评审工作规则化。然而,由于“人情风”仍在作祟的缘故,一些制度名存实亡。要对学位论文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就必须建立覆盖论文开题、评审和答辩等重要节点的制度链[2],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总是差强人意。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较高,且一般都是自费,很多高校为了创收,大量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经过

集中课程学习之后,自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并至最后的答辩环节,非全日制研究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报告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形同虚设,并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很多高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和实践环节的监控更是形同虚设,答辩也只看学位论文成品,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环节显得较为薄弱。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学位论文的科研及撰写阶段等过程管理中,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至于指导情况如何,很少有人问津。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灵活的学习方式,有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到答辩前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导师,导师论文指导效果可想而知,由于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整个过程方面的监控不足,导师指导方面监控往往较为松弛;加之很多情况下论文评审流于形式,最后必然会导致少数达不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位论文得以蒙混过关,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今年,国家明确规定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同一质量标准,学位证书同效[3]。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现实社会需求的必要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位论文质量可以表征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全程监控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 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程监控。古人有云,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要保证学位论文的高质量高水平,就必须紧抓学位论文形成的开端,并实施质量监控全程化,拒绝将低品质作为资源,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1 建立多层面质量监控网络

树立质量观念,建设全面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和加强培养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在课程学习、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中实施主导监控、梯次监控和机动监控的多层次监控网络模式。其一,主导监控。很多高校设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办公室,并设立校级教学督导组,领导和负责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事宜。其二,梯次监控。主要是健全校、院二级或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层层着力,贯彻到底,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机制体制保证。其三,机动监控。在学院层面,成立教学指导小组与督学小组联合专家工作组,有力监控教学质量工作。专家工作组成员一般由学院各系的德高望重的教授及分管领导组成。工作组负责对非全日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决策。

2.2 实施目标监控

围绕特色质量目标,实施目标监控。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高层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开展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把学生对论文质量的反馈,纳入到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上,从论文实施的源头出发,力求完成论文质量监控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真正有的放矢地指导研究生努力完成学位论文,从而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达到相关质量要求。

2.3 加强过程控制监控

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既要兼顾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特殊性,又要坚持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质量标准,针对论文工作环节,实施过程监控,注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的过程监控———前期质量监控、中期质量监控、后期质量监控。前期质量监控,主要是针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论文选题等实施有力监控。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调整课程设置,采用灵活的课程学习。所谓研究生选题监控,是指除培养方案要求外,还要积极探索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并加强双导师的定期学术交流。同时要求每位导师都要善尽对学生的监督指导义务,要定期检查研究生研究实况,适时作出正确引导,把握课题研究大方向,确保选题的意义和可实现性,指导学生完成一份有说服力的开题报告。中期质量监控,主要是针对课题阶段性成果、论文完成和父母沟通,向他们寻求帮助;加强安全意识,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场所不去,不安全的活动不参与。

4 结语

校园欺凌现象是当下一个极为敏感的教育问题。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地曝光校园欺凌现象,人们开始意识到当下的校园出现了严重问题。欺凌的手段各式各样,但结果却是一样的,无论是对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伤害与负面影响。如何防控校园欺凌现象,从而促进校园的和谐,是一个总在探索之中的问题。校园欺凌是当前教育最大的隐忧,即使人们对此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今天的校园欺凌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在邵东一学校已经从学生之间的欺凌发展到学生对老师的欺凌。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政府、学校、家庭和自身着手,对校园欺凌进行防控。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