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学视域下现代针灸学的作用

时间:2018-11-14 编辑整理:陈少宗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整合医学的发展为克服医学专业的过度精细化所造成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大量工作,在一个侧 面奠定了我国整合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基础。探索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的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由针灸疗法 的优点和特点所决定的。针灸疗法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没有药物那样的副作用,二是适应症比较广泛。典型的作用特征 有三个方面,即双向良性调节、多靶点调节、饱和调节。但整合医学视域下要充分发挥针灸医学优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 件,包括观念的改变及政策、机制方面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整合医学,系统医学,现代针灸学,双向良性调节,多靶点调节,饱和调节

1 针灸疗法的辉煌与尴尬

针灸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改革开 放之后,在“以病分科”的大趋势下,针灸疗法的阵地迅 速萎缩,了解针灸到底能治疗哪些疾病的国人有可能是 越来越少。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首次向世界推广针 灸适宜病种43种,1996年又进行了修订补充,将针 灸适宜病种认定为64种,这些疾病包括:通过随机对照 试验确定的疗效可靠的疾病;虽然没有通过无随机对照 试验验证,但观察的样本有足够数量的病人;有不同时 期的反复临床报道,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疾病;有不同时 期的反复临床报道,并有一些试验依据的疾病。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针灸疗法适宜病种再次进 行了扩展,将针灸适宜病种认定为113种,这些病症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针 灸疗法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病症,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 后,针灸疗法的阵地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呢?造成这一尴 尬现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非常确定的原因就是科 室的精细分化,在“以病分科”的大环境下,本来适合针 灸治疗的许多疾病被分解到精细化的科室当中了,针灸 疗法展示优势的机会受到了极大制约。

2临床呼唤整合医学

科室的精细分化有利有弊,只就弊端而言,其造成 的问题远远不是针灸疗法的阵地萎缩这样简单,“见头 不见脚”,“看心不看胃”的分科模式,以及单一的专科化 的处理手段,常常与追求促进健康的目标越来越远,特 别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而且是越来越多的复合 性的或混合性的慢性疾病,我们在追求疗效的同时,为 何造成了大量的医源性疾病的发生?这与我们越来越 狭窄的专业视野密切关联。我们的医院虽然有会诊制 度,但多数情况下是都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开药处理, 十几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已很普遍,有些药物之间会 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人体产生什么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知的。

整合医学与其说是一种医学,不如说是一种医学方 法,这种方法是对传统主流医学观念的一次巨大调整。 整合医学作为一种医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要求把人体 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要求将生物因素与心理因素、社 会因素进行整合,将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进行整合;要 求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加以整合, 将临床各个专科的、有效的临床经验进行整合;要求以 非线性的系统思维来分析病情,从而构建更为全面、系 统、科学的新型医学体系,这个体系更适合维护人 体的健康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该体系将最终走 向系统医学体系。

整合医学强调将碎片化的医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 形成整体性、系统行的医学知识。本着“以人为本,因人 而异”的原则,避免只见器官不见系统,只见疾病不见病 人,强调防治并重、中西医并重、医护并重、身心并重,使 患者在整合医学、系统医学视域下获得更好的医疗 服务。

3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的作用

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的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 意义,这是由针灸疗法的作用优点和作用特点所决定 的。针灸疗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没有药物那样的副作用, 典型的作用特征有三个方面,即双向良性调节、多靶点 调节、饱和调节。针灸双向良性调节是针灸作用的基本 特点,也是针灸作用四大规律的核心。针灸双向良性调 节作用不但在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价值,在保健预防中 也有其重要意义。针灸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有三种基 本形式,即对同一种疾病不同机能或不同功能生物活性 物质的双向良性调节、对不同性质疾病的双向良性调 节、对同一种功能在不同时间状态的双向调节。针灸 多靶点调节是针灸作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在整体状 态下,针灸任何一个穴位都能够产生两大类效应,即节 段性效应和整体性效应。针灸多靶点调节也有两种 形式,一种形式是对同一器官的多靶点调节,如针灸对肠 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就涉及到多种脑肠肽,包括血管活性 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胆囊收缩素(ch01ecystokinin,CCK)、一氧化氮(ni— tric oxide,NO)、5一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一HT)、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等,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或调质双重作用的生 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在中枢和外周水平广泛 参与胃肠功能的调节。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还 涉及到肠道动力、神经一免疫一内分泌功能等诸多环 节。针灸多靶点调节的另一种形式是对整体状态下多 器官的调节,如针刺足三里,可以调节肠功能、胃功能、 胆系功能、大脑功能、血管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 等。针灸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正是基于整体状态下不同靶点调节效应之间的协调、耦合的结果。

针灸的饱和调节是针灸调节作用的第三大特征。 针灸的饱和调节是指针刺作用或针刺效应具有一定 的峰值限度,其大小不会随着针灸干预因素的变化而 显著地增加。无论是抑制性的针刺效应,还是兴奋性 的针刺效应,都存在着这样的峰值边界。兴奋性针刺 效应的峰值边界不会跨越到病理性的亢奋状态,抑制 性针刺效应的峰值边界不会跨越到病理性的低下状 态。比如,针刺对胆道平滑肌功能的影响,对于胆系 平滑肌痉挛的患者,针刺能够很好的缓解胆系平滑肌 的痉挛,但无论怎样改变穴位处方、无论如何调整针 刺手法,都不会让胆系平滑肌由痉挛状态转化到麻痹 状态;对于胆系平滑肌张力偏低的患者,针刺能够较 好的提高胆系平滑肌的张力,但无论怎样改变穴位处 方、无论如何调整针刺手法,都不会计胆系平滑肌由 张力低下状态转化为痉挛状态。针刺对高胰岛素肥 胖患者的调节,针刺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其胰岛素的水 平,但无论怎样改变穴位处方、无论如何调整针刺手 法,都不会使胰岛素降低到正常范围以下,肥胖患者 的胰岛素水平越接近正常值时,针刺对其调节的强度 越不易显现。针灸的调节作用不会像药物作用那样 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最终由治疗作用转化为 与之相反的毒副作用。

针灸调节作用的上述三大特点和没有毒副作用的 优点,决定了该疗法在整合医学视域下具有积极的临床 价值,大量临床证据也支持针灸疗法这一积极价值,这 是针灸疗法的第二个优点——适应症比较广泛。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针灸临床研究报告的回顾与分析》 (Acupuncture: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的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针 灸治疗病症的范围及疗效,根据证据的强弱分为四 级,也就是根据疗效分为4类。

工类病症:有36种。即通过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 究,已经证明运用针灸疗法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 症状。

Ⅱ类病症:有61种。即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已 初步证明运用针灸疗法能够取得一定疗效的疾病、症 状,但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Ⅲ类病症:有9种。其他治疗方法没有明显疗效, 但个另0针灸临床对照试验报告有效,值得试用针灸疗法 的疾病、症状。

Ⅳ类病症:有7种。其他治疗方法没有明显疗效, 但有现代医学诊疗条件保驾护航的条件下,可以尝试使 用针灸疗法的疾病、症状。

I类、Ⅱ类是疗效比较肯定的病症,见表1。而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461种病症的治。

4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发挥优势的环境条件

整合医学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特别是 涉及到传统医学在整合医学中的作用和优势的发挥,不 但需要观念的变革,更需要政策、机制方面的配套,以进 行合理引导和推动。

整合医学需要医学各学科间的整合,其中传统医学 与西医学系统间的整合就是这种整合的重要内容。关于 传统医学系统与西医学系统间的整合,原卫生部、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在2008年8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综 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对中医科在综合性医院中的 工作和作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明确要求到2015年,综 合医院均要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而且中医药服 务设施设备要齐全、技术人员的配备要合理。通过各临 床科室与中医临床科室的协作,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要有 较大提高,能够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使 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在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也能 够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时、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从整合医学的角度审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显然这 种方针政策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实践基础。推动整合 医学或系统医学的发展,在具体操作层面,还需要建立 起各个科室之间健全、合理的会诊制度及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这是整合医学或系统医学视域下更好地发挥 针灸疗法的作用和优势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