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经济:一个亟待正名的经济模式

时间:2018-10-17 编辑整理:周博文,张再生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颠覆性发展的最强双引擎,而发展众创经济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之策和富民之追。尽管众创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十创九死尚待解决,盈利模式尚待探索,经济形态亟待正名。为此,立足众创经济发展现状,系统考量众创经济特征更迭,深入解析众创经济影响机理,科学提出众创经济建构方略,努力为众创经济发展正名,切实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众创经济;创新;创业

一、问题提出:众创经济基本问题的前沿初探

(一) 众创经济基本现状概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颠覆性发展的最强双引擎,而众创经济不仅是全民热潮,也是全民运动,不仅渗透到某一产业领域,也给整个经济变革带来无限可能。作为衡量众创经济的最直接指标,我国众创经济市场主体增长迅速。据42017中国创新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479.8万户,同比增长14.5%;注册资本(金)30.6万亿元,同比增长48.2%;全国新登记企业552.8万户,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1.5万户,同比增长25%,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同时,众创经济对就业增加贡献率约为20%,2016届大学生中约有160.4万人选择直接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正成为主流趋势。此外,新三板挂牌量已成为众创经济的风向标,《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新三板挂牌量7712家,先后融资2706次,融资总额3222.5亿元,众创经济热潮持续升温。

与以往爆发式增长相比,众创经济轨迹呈现理性推进状态,并从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从全面开花向一二线城市集中。《报告》发布2017中国大陆最宜创业城市排行榜,总分在20分以上的城市仅15个,同比下降40%,说明众创热度有所下降,众创活动有所滑坡。不仅国内如此,全球创新创业活动同样有所减弱,根据KPMG统计,2016年全球VC投资金额下降9.9%,笔数下降24%。同时,《报告》显示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的双创分指数占全国总量的45.89%,其他城市更依赖线下实体结合线上项目开展众创活动,而020、工具软件、电子商务、手机游戏和教育培训则是众创经济五大热门领域。此外,众创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基底越筑越牢,2016年我国新登记企业在三大产业数量分别为32.4万户、76.8万户、443.6万户。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4.5%,高丁第二产业6.3%增速;吸纳实有大众从业者2亿人,同比增长22%。

尽管众创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十创九死尚待解决,盈利模式尚待探索。《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登记小微企业达90%,而小微企业1—3周年生存率分别为70%、58.72%和46.67%,4周年后下降趋势明显,生存率仅为12.67%,4年可能是十创九死的现实周期。020、智能硬件等重要风口领域,初创进入企业较多,淘汰率也较高,死亡最快的众创企业包括2017年才成立的优库速购、悟空单车、京东酷卖等典型代表。科技部火炬中心数据显示,全国众创平台现有7953家,数量增幅都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国家级众创平台2226家,数量达到过往几年的一倍;全国近三年间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孵化器总量的一半。但是,众创经济也存在泡沫空间期和摩尔定律期,例如缺乏众创生态,跟风打造盛行;众创入孵困难,项目筛选高冷;众创服务滞后,套取补贴严重等问题相对突出,为此本文有必要系统考量众创经济系统变革,为众创经济发展正名,切实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提质增效。

(二) 众创经济基本理论综述

关于众创经济基本理论,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都尚在初始阶段,国内学者侧重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小微企业发展问题,而国外学者侧重众创经济发展中社会创业与社会创新的实证分析,相关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众创生命周期、众创效应比较和众创经济激励等方面。

在众创生命周期理论方面,Zaki(2014)认为众创经济生命周期是外生演进的,完全竞争的众创市场环境会出现在众创经济初始期及成熟期,而众创研发和扩散阶段的最佳众创市场结构会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样才有助于大众创新创业。Thomas(2014)认为众创政策在众创经济各阶段影响着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而众创市场的政策需求面临双重信任困境,即创客对众创市场的信任以及众创市场对创客能力的信任。李怀勇等(2017)以生物发生律为理论基石,围绕关系交易、私人交易到融资交易等众创经济发生律系统论述创新创业发展进程,并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硅谷融资案例人手,全面阐释众创经济的商业模式和作用机理。

在众创效应比较理论方面,Marco等(2015)关注众创经济效应研究,认为风险与大众创新创业具有现实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度是非线性的,风险行为不一定导致众创成功,过度冒险会增加众创经济风险,导致众创经济泡沫危机。Frederic等(2015)指出众创行为需要信息对称,优秀创客会掌握更多信息支持其众创决策,信息优势发挥正向决定作用,能够使其众创风险显著降低。Assante等(2016)认为众创行为要善于衡量分析众创风险,而不是要求创客具有更多冒险精神,破产清算、有限责任等众创经济制度对于提高众创参与和降低众创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刘奕等(2016)建立创新创业经济理论模型,提出灵活的众创经济与固定的众创经济,并认为在众创攻坚阶段,众创经济灵活性优于固定性,而在初始阶段,固定性更为重要

在众创经济激励理论方面,Anderson等(2014)认为社会选择众创经济的直接诱因是众创活动的经济收益,众创经济使得创业利润内在化,让创新适用成为众创经济应然需要,并通过众创经济演进得以巩固加强。BevereHi等(2015)通过建构均衡模型论证众创经济保护力度,探讨众创经济行为受众创政策保护的影响程度,发现众创政策保护不足会影响创新创业发展,进而证实众创政策建设对众创经济的正向激励作用。张维迎(2017)指出大众不同于企业,面对同一经济体系保护,不同创新创业主体的激励效果存在差异,而这种依存度与社会信用直接相关。众创信用是众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低信用的众创社会不能发展高效率的众创经济,其更需要运用众创经济手段提升众创行为能力,降低众创信用风险。

(三) 众创经济基本形态探析

众创经济是社会大众基于创新创业活动形成的经济关系总和。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众创经济注重追求占有而非所有,并通过众创空间或技术平台建立新型众创经济关系,进而使得传统经济社群内外部关系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众创经济关系结构。与共享经济相比,众创经济的重点在于共创中的共享和共享中的共创,更加突出创意共建和责任共担,更加强调在共享中实现创新创业,其具体包括众智经济、众包经济、众筹经济和众扶经济等四维众创经济形态。

1.基于空间扩展的众智经济形态。在众智经济关系中,众创各方需自愿平等地依托众创平台,其众智过程重点依附众创空间或者孵化平台来发展众创产业和开启众创空间,众智行为必须遵守众创经济平台规则,而众智经济主要负责众创经济成果孵化、风险分担和监督管理,确保众智运行符合众创经济政策规定。众智条件下,众创平台不再是传统居间媒介,这种众智经济关系内涵早已超越平权依附的居间服务本质,主要涉及众智对象、众智代理、众智责任等方面。在众智对象上,众创平台具有服务对象不特定性,并能够通过增强众创信用等级,解决众创经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保障平等众创;在众智代理上,众创经济存在实质的双方代理,且并不禁止自己代理,众创各方混合规制问题需要政府强力介入;在众智责任上,众创经济存在未知风险,众创平台需要承担众创孵化责任。

2.基于创意外包的众包经济形态。众包是组织向大众悬赏标准化劳动的众创经济模式,而众包关系则主要调整非专业化外包的居间关系,涉及众包平台、发包方与承包方等众包主体。众包过程中,发包方通过众包平台发布悬赏信息,由大众负责技术攻关和创意研发,利用组织外部的开源生产完成众包任务,而大众通过创新创业获得报酬,组织通过众包降低众创风险。可见,众包问题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通过资源集聚和技术保护,形成无法人边界的契约经济模式。同时,众包平台与发包方或承包方不是委托代理关系,而是特殊居间关系,众包经济更加注重规制依靠组织外部技术力量和知识资源形成的众包任务,注重规制众包任务差异性和众包责任分类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承揽合同、产权代理、技术服务等众包经济关系。

3.基于网络融资的众筹经济形态。作为新兴融资业态,众筹主要利用互联金融等众筹平台,采取股权回报或者实物获取等融资方式,通过发起众筹项目向大众开展商业筹集行为。本质上,众筹是一种金融行为,而众创信用则是众筹经济规制的核心问题,众筹平台和投资筹资都需依赖大众对众创经济的本能信任,有效调剂社会闲置资金。同时,众筹经济主要调整众筹发起、众筹融资、众筹回馈以及众筹退款等四个众筹过程,并通过债权、股权、实物和捐赠等形式建构众筹框架。可见,众筹经济主要为众筹平台准人和众筹运行监管划清政策红线,通过完善众筹信用体系获取大众创新创业信任,保证资金与创意实现有效对接。此外,众筹经济地位面临众创政策风险,大众金融换媒存在灰色地带,众筹政策供给滞后使得众筹发展存在巨大瓶颈,众筹经济发展方略亟待研究。

4.基于社会互助的众扶经济形态。众创经济发展中,社会不仅需要提供众创机会,还要承担众创援助责任,因此,众创经济社会互助机制尤为重要,无论众扶条件,还是众扶规则、众扶技术等问题都需要一整套众扶措施,否则众扶平台难以汇聚众创合力。同时,众扶平台与创客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属于劳务关系,应当遵守工薪关系和劳动管理,保证众创信用和资源共享,从而强化合作调适和众扶修复,达到众创经济激励效果。可见,发展众创经济不仅需要保持国家规制,还要强化众创各方开源交流与协同发展,没有负外部性的众扶行为都应在开放互助范围之内。在社会扶持中,众扶经济的规制焦点在于众扶各方的互助补偿和信用驰援问题,更好发挥众扶行业行政替代功能,及时纠正众扶行为错位越位,全面促进众创经济协同发展。

二、变革阐释:众创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更迭

众创经济不是简单的增加生产,而是消费端的增加供给,更是供给侧改革的良方,而众创经济的关键思维则应集中在供应无尺度、组织无领导和企业无边界等众创生态变革。可见,众创经济是一场以众创改变未来的经济革命,其比共享经济更为注重创新创业,更加突出共建共创,并体现出组织革新、认知盈余、平台致胜和个性孵化等典型性质,演进出无法人状态的企业边界、产消者合一的商业模式、020+LBS的精准营销和全要素匹配的众创空间等特征更迭,为此有必要对众创经济变革特点深人解读。

(一) 组织革新:无法人状态的企业边界

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影响企业选择外包生产抑或雇员生产的直接诱因,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低于企业管理成本,那么无法人状态就会形成,企业边界便会消失。”由此不难看出,众创企业或者专车公司不愿招募司机等企业雇员的重要原因在于过高的科层制成本,而替代价格机制的逆向选择正在改变众创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开放性众创架构也在冲击资产专用性,众创经济发展正在引发关于众创企业边界归属的论战。可见,众创经济是以契约和交易为基础分析单位的,而众创经济发展则是重新选择众创契约的过程,也是众创企业边界变化的过程。同时,众创经济不是用权威来代替市场,而是需要进行“购买还是制造”的颠覆性选择,从而运用市场合约取代企业合约,使得企业员工更多依靠企业的众创平台发展,也使得众创企业不再运用传统契约雇佣员工。

众创经济不是依靠传统科层组织维持发展,而是通过众创平台谋求盈利。作为新型经济形态,众创经济扁平运营使得众创企业边界模糊,众创组织流转顺畅,众创激情无限激发,减少组织干预和弱化边界嬗变已经成为众创经济发展的绝佳路径。同时,众创经济人力资本的地位主体化和产权市场化,使得企业运营获利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人力资本估价出资导致劳动关系由内向外发生转变,组织规范由外向内进行扩张,众创经济规则和众创企业边界更加不可预测。大众创客可以将生存风险放置于众创经济的多重保险之下,稳定唯一工作不再重要,整合分割资源会再造大众最优生产生活方式。尽管完备的众创契约不会存在于非一体化的众创企业之中,企业合约抑或市场合约终会殊路同归,但是依然存在“敲竹杠”问题引发企业性质理论延伸的思考,无法人状态可能只是极端设想,厘清众创契约网络的法律边界却显得更为关键。

(二) 认知盈余:产消者合一的商业模式

认知盈余可以归结为众创经济时代的合作剩余,其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消费,其交易成本远低于企业组织,并将人作为众创社会资源集合体,推动社会化员工从事开放式创新,进而通过自由人联合体众创行为体现剩余价值,冲击传统企业雇佣关系,呈现无法人趋势。作为认知盈余革命,众创经济不再强调坐班工作模式,更多推崇弹性经营方式,众创形式不再固定,众创效率才是王道,从而解放更多大众创客,聚集更多众创资源,特别是吸引更多自由的生产者和创新的消费者共建共享,导致企业边界逐步收缩,众创效率显著提升,“产消合一”才有生存空间,众创产消融合日益凸显。此外,众创平台是众创经济认知盈余的组织基础,众创资源配置不是由众创企业完成,而是由众创市场完成,通过众创平台分割整合众创资源,能让大众创客突破企业边界,激活供需双方众创活动,带来更高层次众创经济活力。

众创经济既是认知盈余的价值自反,也是产消合一的社群经济。这一自组织模式不是纵向科层关系,而是横向交互关系,并基于众创企业与消费者的自发行为选择,倒逼商业逻辑由企业向用户中心转移,角色关系由链式向网状C2B发展,形成众创经济黑洞效应。H一。事实上,众创经济产消合一是用户定制、自主生产并精准输出的商业模式,企业无需揣测市场需求,用户无需逆来顺受,而是通过将企业员工或者大众创客作为产消者,带动众创经济自我增值,以此有效节约众创资源,解决众创生产过剩,实现认知盈余价值。可见,众创经济不再以产定消,而是产消合一,这一共同生产主要借助众创技术优势,在众创社会中催生产消者或者消费商的身份认知,引发更大规模众创生产和价值链条横向转移,进而推动柔性定制生产,产消精准互动和社群网络协作。但是,这种更为松散的众创经济雇佣关系会对众创企业管理、众创技术保护和众创商业秘密等问题带来颠覆性影响,值得深入关注研究。

(三) 平台致胜:020+LBS的精准营销

众创经济条件下,平台取代企业不是传说,Airbnb能够满足任一顾客住房需要却没有专属房间,Uber能够满足任一乘客用车需要却没有专属车辆,主要是依靠众创平台强大的供需信息匹配能力和众创资源整合水平。众创供需各方没有雇佣关系,却能依托众创平台实现投资功能,并体现出中介服务、技术支持和数据挖掘等无形资产价值。同时,众创平台不是简单的中介交易平台,而是网络消费半径上的精准营销通道,其可催生出020+LBS全渠道营销方式,推动电子商务逐步向农业、金融、制造等新兴领域纵深推进,从而保证大众创客能够深度分析用户和精准个性开发,建立产销直接联系,减少中间营销环节,将任一微小创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此外,众创平台体现一种非人格化交换,使用权暂时转移凸显准熟人社会的众创信用状态,众创边际成本因弱化准入门槛而显著降低,服务匹配效率因差异个性竞争而显著提高。

020+LBS是基于精确位置服务的大数据营销模式,其线上线下运营重点依托众创平台的强大数据信息交互,并通过个性化服务,即时挖掘潜在众创需求,深耕用户挤压伪需求,推动供需两端服务联动,提升众创经济客户粘性。同时,020+LBS是数据也是工具,其核心战略是实时人流服务,收集精准的用户数据,进行精准的客户服务,从而保证人在哪里,众创价值就到哪里,有效平衡线下众创服务与线上众创信息的对称性,使得众创经济胜在服务使命型消费和提供优质化服务¨5|。可见,众创平台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社会资本,其通过创新结构资本将剩余产能与和剩余劳动力有机释放,从而凝结泛渠道的资本关系,搭建再中介的组织框架,使得产权边界明确清晰,合作消费优势凸显,有力推动高效众创和资源优配。

(四) 个性孵化:全要素匹配的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孵化器和众创风向标,其集聚各种众创经济要素,形成低成本资源空间、便利化社交空间和全要素工作空间的个性孵化综合体。作为传统孵化器升级版,众创空间不光是创客的,还是大众的,小众经济无法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要。同时,众创空问是一个全产业链平台,具有“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众创全程服务体系,从资源到资金、从初创到成熟、从导师到培训、从运营到办公,都能提供立体化全方位个性服务。众创空间没有围墙,没有过高门槛,更没有优质办公条件约束,一张桌子甚至一杯咖啡就可以开启众创,共享式创新和虚拟化创业更为常态。尽管众创空间发展势头迅猛,但是鱼目混珠、跑马圈地、跟风建设和有店无客等问题较为严重,入住效率和盈利模式成为发展窘境,服务收益和租金收益难以维系众刨空间有序发展,投资收益和股权收益才是未来众创空间建设的改良方向。

本质上,众创空间是创意服务机构,也是为小众创业项目服务的,而精读众创者,众创空间延伸经济脉络两端,跨界不换跑道,只是借力打力,打破信息围栏,走出孵化楼宇,进而做强虚拟经营,产生溢出服务,倒逼个性孵化转型融合。未来,众创空间发展主流模式是“孵化+投资”,并重点依托众创服务五度空间发展,即发展众创长度空间,提供众创经济全链条孵化;发展众创宽度空间,提供联合闭环创服供给;发展众创精度空间,提供个性孵化精准对接;发展众创热度空间,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