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时间:2018-10-10 编辑整理:韩强 安幸 邓金花 来源:早发表网

要: 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发展情况的分析,对比同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进程 及政策环境,总结中国工业遗产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发展历程; 政策环境; 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创造了伟大的物质财 富,同时也产生了辉煌的精神财富。 2015 年中国政 府提出:互联网 +双创 +中国制造 2025,彼此结合 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旧 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存,包括建筑、文化、技术、历史 等等,其价值足以作为“工业遗产” 而被研究和保 护。 工业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 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工业遗产如果能够突 破一般“遗产”静态保存的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继续承载功能和创造价值,将是中国工业创新发展 和制造强国建设的坚实后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模式的更迭,工业遗 产集中涌现,作为新兴遗产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 视。 如何定位工业遗产? 中国工业遗产研究、保护 和管理的发展历程如何? 本文将从国家宏观政策背 景入手,基于工业遗产调研工作经验提出些许建议。

1 欧美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遗产是新兴遗产类型,其保护和研究工作 由起源到发展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根据国际工业遗 产保 ICCIH) 发 布 的 《 下 塔 吉 尔 宪 章》[1] ,工业遗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工业 遗产指与 18 世纪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工业遗存,广义的工业遗产则是除工业革命遗存之外,还包括前 工业时代甚至更早的原始工业之根。 此外也包括对 技术史学所包含的工作或工作技术的研究 。

1.1 国际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

国际工业遗产研究起源于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 历经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发 展,大国工业由盛转衰,工业城市摧毁重建,许多工 业厂房、机械设备和设施等面临废弃或拆除,触发了 人们对于昔日工作生活场所的深刻情感,发起了系 列保护行动,继而获得当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许多重视工业遗产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以保护 工业遗产为中心的组织,也催生一门新的学科——— 工业考古学 。 工业考古学是工业遗产研究的早 期概念,20 世纪 50 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得到了 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1.2 国际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

20 世纪 60—70 年代,在工业考古学的推动下, 英国最先建立了全国性的工业考古协会(GLIAS), 而后各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形成了一定 规模。 1978 年在瑞典成立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 员会( TICCIH),标志着工业遗产保护和研究全球 化,随后在许多国家发展成立了 TICCIH 的分支组 织。 工业遗产是世界遗产较为薄弱的组成部分,近 二十多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 员会(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开始关注 遗产的均衡性,工业遗产作为“近代遗产” 于 20 世 纪 90 年代起逐渐受到重视。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 护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表 1) 。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世界遗 产重要性的宣传,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也被推向了 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的阶段[4] ,目前有 40 多个国 家或地区建立了工业遗产保护组织、协会、联盟 等。 工业遗产保护组织主要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成 立,其中国际性组织 2 个,欧洲约 21 个,美洲 4 个, 亚洲2 个,大洋洲 1 个。 已建立 TICCIH 分支机构 的国家或地区超过 10 个。 TICCIH 每四年举办一 次国际性大会,以工业遗产闻名的城市作为举办地, 将当时工业遗产的核心问题作为大会主题展开讨 论,迄今已举办 16 届。 在国际平台的全面推进下, 工业遗产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代表人类文明进程 和物质发展的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国内工业遗产研究、保护和管理工作发展历程

我国工业遗产研究、保护和发展的历程与同时 代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内政策影响密切相关,主要可 分三个阶段。

2.1 文化创意产业载体阶段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是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起点。 “文创产业”源于欧美发 达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左右掀起热潮。 各国文 创产业兴起的本质原因趋同,即工业化后国家出现 经济转型需求,工业产业失去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普及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 下,第二产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创新创意为主体的 新兴产业成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并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利益 。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我国逐步推进文化体 制改革,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废弃的工业厂房、园区因其低廉的租赁价格、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工 业特色风格的建筑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物质载 体,文化创意也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了良好的 思路 民间艺术家、设计师等对工业建筑和工 业厂区进行探索式改造,如 20 世纪90 年代北京的 798、上海的田子坊、广州的中山岐江公园等 。 将工业遗产建成创意街区或园区,在当时成为一 种“新文化现象”,国际国内都有较大影响,引发了 社会对废弃工厂“拆与不拆” 的热烈讨论,政府对 此持积极态度并展开试点论证,为国家制定相关 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相关 信息整理见表 2。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改造有所交 集,但是不可一概而论。 在文化创意大背景下,政策 和社会关注重点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上,“工业遗 产”字样在文化遗产相关章节并没有出现,说明工 业遗产还未形成独立概念。 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也 多为建筑改造或园区规划方面,对工业遗产本身所 承载的时代精神和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国家发展 的深刻含义,以及对整个工业遗产作为独立概念范 畴内其他遗产类型并未有足够重视。 时至今日,文 化创意产业园仍是各省市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首选思 路和实践方向,其所代表的创新衰竭和引发的同质 竞争应该引起广泛重视和深度思考。

2.2 独立概念逐步确立阶段

2006 年 4 月 18 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江苏省文物局和无锡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中国工 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召开,会上通过了《无锡建 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 同年 6 月由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成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开始工业遗 产研究工作的重要标志,此时“工业遗产”概念正 式走进中国视野,以更加独立姿态获得关注和认可。

2006 年之后关于工业遗产研究的相关文章呈 现指数增长,于 2014 年达到峰值。 这个现象可以在 图 1 得以清晰的反映,在中国知网(CNKI)以“工业 遗产”为关键词的期刊检索结果表明,2006 年之前, 即 1990—2005 年相关文章只有 30 篇左右,而 2014 年升至 252 篇。 这一变化与国内相关政策对工业遗 产的提及和研究保护工业遗产的多方组织机构的努 力有密切关系。

 

2007—2011 年国务院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 物普查工作中,“工业遗产”作为专题提出,极大调 动了各省市挖掘工业遗产的积极性,对于工业遗产 的认可程度也逐步提高。 2012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 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开展“工业遗 产、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 观等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工业遗产首次单独 列出,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2010—2015 年,国家文物局、住建部、工业和 信息化部、人民政协、科协等系统下工业遗产研究 和保护的相关工作组织和机构逐步建立,开展工 业遗产主题活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或宣言(见表 3)。 2015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动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2016 年发布《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的若干意见》,传统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成为 热点。 加之“中国制造 2025” “中欧工业 4.0” “互 联网 +”“一带一路”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工业 化、信息化及其融合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门话 题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成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 展的重要路径。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工业遗产概念逐步清晰,其 保护、研究和管理的组织机构日渐完善,与国际相关 平台的联系日益增强,社会各界对其价值的认可和 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工业遗产逐渐脱离其他 领域的附属角色,凸显出自身特有的价值范畴和文 化意义。

3 现状与未来

3.1 现存的问题

从我国政府工作角度来看,工业遗产在其历史 价值、建筑价值、土地价值等视角下,物质实体主要 归文保、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管辖;工业精神和科 技发展研究方面,中国科协承载了相关工作;而大多 数工业遗产产权属于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跟工信系 统又有着密切联系。 可见无论是哪一部门都有其侧 重点,但又不能独立覆盖所有工作。

由于工业遗产的“遗产”特性,其保护模式最开 始为“文保单位”,并通过文物系统与世界遗产平台 建立联系。 我国对于文保单位的定义多指历史 较为久远的对象,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才有近现代 概念。 从定义上来讲,广泛意义上的工业遗产很难 都归入文保单位范畴,2006 年之前全国范围内的文 物普查工作也未将工业遗产单列成项。 从保护模式 上来讲,文保单位强调静态保护,而工业遗产体量和存量都很大,全部采用静态保护并不现实。

在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的《威尼 斯宪章》中,“原则和目标”第一条即是:为了最大限 度的有效,历史性城市和区域的保护必须是一项关于 各个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形体规划的完整的政 策的组成部分;作为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的《下 塔吉尔宪章》中明确提出,工业遗产的保护应同经济 发展以及地区和国土资源规划整合起来。 可见无论 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保单位,还是作为新兴遗产类型的 工业遗产,其保护与发展应相辅相成,协同思考。

3.2 改革的方向

基于现阶段工业遗产在国际和国内的研究深 度,以及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环境,如何保 护和延续工业遗产物质实体和精神价值,并保持其 独立性仍是主要面临的问题。 在概念认定方面,已 不能对其按照“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历史片区” 或者“工业用地”等单一标准进行统计和评定,应尽 快制定工业遗产评定标准,并在其中应同样关注物 质和非物质方面的重要性。 在工业遗产定位方面, 应从其本质特征、发展需求以及长远意义方面思考, 工业遗产既是物质,也是文化,保护的目标是传承和 可持续发展,再利用是手段。 所以在改造利用方面, 应将突出工业遗产价值作为核心目标之一,改变仅 提供建筑载体的传统观念,着力挖掘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中国工业文化的宣传站点。 对于工业遗产的管 理,在现阶段可以构建大部委协商机构或平台,加强 沟通和交流,明确职责,信息共享,发挥行业优势,提 高效率并扩大影响。

3.3 未来的展望

如果将国家工业比喻成为一棵树,那么工业 遗产是其庞大的根基,工业文化是营养沃土,工业 “硬实力”为枝干,工业制造和创新为花叶。 加强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从中国工业文化中汲 取养分,从民族工业的传承中探寻精气神,增强中 国工业的软实力,将是中国工业提质增效的有效 路径。

2016 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肯定“工匠精神”,这是工业文化中“工业 精神”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工业遗产 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重要性。 纵观近现代历史, 大国崛起始于工业强盛,国家发展的同时也衍生 出了独特的工业文化,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创新、 英国人规范、日本人敬业,都是工业文化中“工业 精神”的体现 。 一个国家的精气神能够影响其 历史和未来,也能够影响人类价值体系和社会发 展的进程。

4 结 语

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国家 发展的“软实力”,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 化,提升了民族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 撑。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提至国家发展战 略高度进行全面思考和统筹规划。


上一篇: 无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