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科学技术价值的新思考

时间:2018-10-10 编辑整理:刘伯英 来源:早发表网

要: 借鉴科技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定位;着重从科学技术的诞生、创新、传播 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讨论技术转移、社会阶级、情感等问题;站在国际化视角和更高的层面,对工业遗产的科 学技术价值进行更加全面的新思考和新阐述,对工业遗产研究提出了新希望。

关键词: 工业遗产研究定位; 科学技术价值; 新思考

2017 年 12 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 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和中国历史文 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举办了第八届工业遗产学术 研讨会。 会上展现了中国工业遗产的调查、研究和保 护取得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工业遗产得到了各级政 府管理部门的关注,2016 年 12 月 10,工业信息化部 中国工业遗产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推进了工业遗产保 护、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传承精工文化。 2017 年 12 月 工业信息化部公布了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第一 批)”,共11 处,并开始着手全国范围的工业遗产和工 业博物馆的调查工作。 2018 年1 月,中国科协创新战 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公布“中国工业遗 产保护名录(第一批)”100 家工业企业,建立了工业 遗产与发明创造,工业遗产与发明家、实业家的关系。 这两份国家工业遗产名录的公布,将中国工业遗产推 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1 工业遗产研究的定位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但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工业遗产的处置在一 系列宪章、原则和宣言中进行了阐述;但中国的工业 化进程,以及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别于其 他国家,具有特殊性,因此建立“自洽”的中国的工 业遗产研究方法、价值标准、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此 外,我们还需要回答中国工业遗产在国际层面上是 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与现有的宪章、原则和 宣言的契合度和差异性,是否“他洽”,这一点尤其 重要。 工业遗产研究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修正答案,弥补不足,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和调 整的过程。 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再向知识 文明演化;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誉为中 国的“新四大发明”, 而美国埃隆· 马斯克 ( Elon Musk)的 SpaceX、特斯拉等一系列发明创造,让人耳 目一新、应接不暇。 站在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工业化在地区、国家、全球范围的进程,与全球化的相互关 系尤其重要。 基于对文化遗产认识的发展,工业遗产 研究如何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续洽”,对我们来 说是更大的挑战。 工业遗产研究的“自洽”、“他洽” 和“续洽”是我们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待时间的检 验,有待我们的深化、自信并得到外界的共识。

技术史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研究技 术自身的传统和发展机制,即通常所说的内史;二是 将技术置于历史之中,关注技术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 关系,即外史。 技术史研究的这两个方向,对工业遗 产的价值认定产生了无形的影响。 20 世纪90 年代以 后,工业考古出现了由早期以工业遗产的技术为核心 的研究模式转向结合景观和社会考古学方法,在工业 遗存的研究中强调人与社会关系的模式。 而在各工 业遗址的挖掘和保护规划的实例中,大多体现了将工 业遗产的技术内史价值和外史价值的成功结合 。

工业遗产研究是否也可以或者应该分出“内” “外”来呢? 工业遗产研究不是自成体系、封闭的学 科,无论是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还是涉及的产业门 类,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发展的时间特征,以及 工业企业建设、发展、衰退、停滞、保护和复兴的原因 和过程都有关系;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异常广泛,面对 的问题极其复杂。 工业遗产研究可以说是一个综合 的、复杂的巨系统。 正是由于工业遗产研究的综合 性和复杂性,很难将工业遗产的研究划定明确的边 界,划分明确的内外圈层。 因此整合不同学科的研 究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发其他学科对 工业遗产领域的关注,共同开展针对性研究,对深化 工业遗产研究来说越来越重要。

2 科学技术的诞生

科学技术的诞生存在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 科学等因素。 17 世纪英国政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 力,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国内、外市场对工场 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 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 1709 年发明炼焦技术,英 国布鲁克代尔铁桥峡是用焦炭代替木炭用于炼铁,以 水为动力的高炉遗迹(图 1);1760 年风泵取代风箱, 1784 年发明反射炉,使生铁变为熟铁,之后钢铁新型 材料产量和质量得到飞速发展;18 世纪中叶棉纺织 业技术革新,瓦特蒸汽机改良并得到广泛使用,生产 效率大大提高,机器织布取代传统工场手工业,生产 力得到巨大提升(图 2);19 世纪初蒸汽机车、蒸汽轮 船相继发明和应用,运河大量开凿,交通运输业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生产;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制造业 的发展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工业革命使 发明促进发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发生连锁反应,互 相促进、互相推动,形成了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到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3 科学技术的创新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末,比英国晚 30 年。 19 世纪 50 年代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南北 战争结束后,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后 半期进入工业化的高涨时期。 由于美国在工艺与技 术水平上落后于英国等欧洲国家,所以美国一方面 积极引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进行发明创造。

3.1 纺 织

为了引进英国的阿克莱特的棉纺机,美国在报 纸上刊登广告,赏金为 100 英镑。 这在当时是一大 笔钱, 吸引了英国青年萨缪尔· 斯莱特 ( Samuel Slater)。 斯莱特 14 岁起学习纺织,掌握了纺织制造 的全部知识。 1789 年 11 月,塞缪尔不顾对工业家 外迁的禁令,打扮成农场雇工,乘上了赴美国纽约的 客船。 1790 年,在一位铁匠的帮助下,他凭着惊人 的记忆和机械制造技能,复制出了英国的阿克莱特 纺织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作母机,也是被 英国人视为“国家机密”的宝贝。 1793 年,斯莱特与 合伙人在罗得岛上建起了美国第一座装有阿克莱特 纺织机的工厂。 到 1809 年,已有 50 家棉纺厂在新 英格兰等地同时开工,斯莱特打造了美国最早的机械纺织帝国,被视为改变美国工业历史的英雄。 美 国第7 任总统安德鲁· 杰克逊(Andrew Jackson)称斯 莱特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美国的工业化发轫 于纺织工业,在仿效英国机器技术的基础上,美国的 纺织工业实现了从手工作坊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 洛厄尔(Lowell)运河和水渠密布,城市的兴起与 19 世纪初期美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工 厂招募大量女工,并提供完善的生活设施,力图避免 英国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乌托邦式的社会 理想和行之有效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以工厂为核心的城市逐步形成,洛厄尔成为美 国第一个工业城市。 1978 年,在废弃的纺织厂所在 区域组 建 成 立 了 洛 厄 尔 国 家 历 史 公 园 ( Lowell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图 3)。

 

3.2 交 通

美国东北部成为工业地区,西部成为农业地区, 在两大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和信息通信非常紧迫, 因此,开始了建设公路与开凿运河的交通运输革命。 18 世纪末汽船的问世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贸易新 时代,航运让新奥尔良等港口城市迅速发展。

3.3 铁 路

铁路是带动全面工业化的火车头,19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铁路建设进入高潮。 19 世纪 90 年代, 形成了全国性的铁路网,货运和客运量大大增加,运 输效率成倍提高。

3.4 钢 铁

美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以钢铁、石油、机器 制造为主的大工业的兴起。 内战之前,美国基本上 不生产钢材。 1856 年,英国人亨利· 贝西默与美国 人威廉· 凯利几乎在同时发明了新的炼钢法,用冷风 鼓吹铁水,以清除杂质。 这一方法,不仅成本低廉, 而且颇为实用。 1868 年,美国人又引进了平炉炼钢 法,使得钢材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新工艺、新矿藏 (苏必利尔湖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藏)与 铁路的四通八达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 景,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向钢铁工业投资,科技创 新是美国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4 科学技术的传播

科学技术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通过政治、军 事、经济、贸易等方式,在全世界传播。 英国工业革 命带动法国、比利时、德国工业革命,紧随其后的美 国和日本的工业革命都给我们很大启发。

4.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这些发明 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四川大英县北宋庆历年间发明的卓 筒井———钻井汲卤技术(图 4),被科技史学家李约 瑟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通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 波罗和法国传教士的三次西传,这项中国古代的发 明创造,对近现代钻井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大推 动了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的开发,彻底改变了今 天的社会生活。

 

4.2 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转移

4.2.1 洋务运动中西方科学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19 世纪 60—90 年代,晚清洋务派掀起一场引 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 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采用 购买西方设备、聘请西方技术人员、派遣留学生、翻 译书籍等办法主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提升了中国 生产力水平,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在发现新大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 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洋务运动发生之 时,国际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人类历史 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全球化和近代化的趋势下, 中国被卷入其中。

受到西方技术转移的影响,比洋务运动稍晚一 些,张謇通过兴办实业救国图强,他一生创办了 20 多个企业,在南通形成工业区,建了码头、公路、发电 厂,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地之一,还创办 了 370 多所学校,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对于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和前卫的规划理念, 包括与西方建设理念相结合的花园城市。 张謇的一 系列实践,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1872—1911 年设立的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及 中外合办工业共 521 家,其中 1895 年后设立的为 447 家,占 85?。 可见中国近代工业基本上是在甲 午战争失败后起步的,比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晚 了 100 余年。

4.2.2 明治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向日本的转移

黑船事件使西方文明传入日本,明治政府为了 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效仿西方的各项制度,引 进西方科学技术;吸收英国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第一 次产业革命技术成果,同时又被卷入英、德、法、美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 通过吸收与内化,在教 育、军事和产业等领域迅速崛起。 军事工业在造船、 枪炮、火药制造技术方面迅速崛起;工程技术在港 口、铁路和桥梁建设方面迅速发展;应用科学在化 学、电气化、冶金、采矿、机械等领域都有了迅速飞 跃,奠定了日本工业革命的坚实基础。 但日本工业 革命的结果,是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发动日俄、甲午 等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大肆掠夺别国资源,给亚洲国 家带来了深重灾难。

4.2.3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科学技术向苏联的转移

1917 年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 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 1 /3,农业产品 则占 2 /3。 1914 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 量的 2.46?。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确立重工业化 的发展方针,从机器制造业开始,拉动整体工业发 展。 到 1932 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 业产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 第一位。 这个时期打下的重工业基础帮助苏联打赢 了卫国战争。 二战结束后,苏联已成为足以与欧美 抗衡的超级大国。 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 2/3 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美国人萨顿 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 1930—1945)》一书,梳理了 20 世纪 30 年代初 苏联经济发展与西方各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苏联 开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及对本国和世界经济产 生的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韦拉等 阐述了德国建 筑师在美国工业建筑设计方面的贡献,以及对苏联 工业建设的推动作用。 得到美国人帮助的苏联技术 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56 项目”中,对推动中国 工业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中清晰地描绘出一条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厂区规划、工业建筑设计、工艺 流程等科学技术传播的线路。

4.2.4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西方对中国的技术转移

从鸦片战争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 西方侵略国在中国进行大量殖民建设, 包括兴修铁路、开采矿山、建立钢铁厂等,以及为殖民 地服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俄国的中东 铁路、旅顺港等;日本的本溪湖铁厂、鞍山钢铁厂、淮 南煤矿等;英国的杨树浦自来水厂;法国的滇越铁路; 德国的胶济铁路、青岛啤酒厂等。 这些工业建设在一 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但根本 目的是为殖民国家对中国的占领和掠夺服务。

4.2.5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中国的技术转移

“一五”“二五”时期苏联援助中国 156 项重点 建设项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等 出版的《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一书,对整个过 程做了系统分析和梳理,包括影响苏联技术向中国 转移的若干外交问题、工业援建项目中的技术转移、 科技援助中的技术转移、高等技术教育援助中的技 术转移、苏联专家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苏联援华的 中断及中方的自力更生措施、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 的特点及其影响。 以“156 项目”为核心,以 900 余 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工 业经济体系,奠定了新中国初步工业化的经济基础。 “156 项目”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新建、 改建、扩建的企业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培 养了大批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成为技术骨干,使中国 工业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董志凯、吴江著《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 项建设研究(1950—2000)》 ,对“156 项重点项 目”进行了整体梳理,对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盘点。 “156 项目”的建设过程经历了苏联援助和自主建设 两个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属第一个阶段,工程是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设的。 1960 年 7 月 28 日到 9 月 1 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了对 华援助合同,从此“156 项目” 进入自主建设阶段。 截至 1960 年底, “156 项目” 已建成 133 项,还有 17 项正在建设中。 我国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精神,攻克了建设过程中碰到的一个个技 术难题,到 1969 年“156 项目”实际实施的 150 项全 部建成,历时 19 年。

新中国成立后, “ 一五” 时期 (1953—1957 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为配合重点工业项 目建设,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 大同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一批新工业城市,即八大重点城市。 这八大重点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 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最 具标志性的重大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 开创、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和城市规划制度的建设 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李浩著《八大 重点城市规划》[8] 从规划工作背景、人员情况、规划 过程、技术内容到规划审批、规划实施,中苏两国的 对比分析以及规划的反思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城 市规划工作进行“全景化”的呈现,厘清了“156 重点 建设项目”在各城市中的空间分布,从选址到用地、 交通、能源,以及与旧城既有功能的关系,太原化肥 厂(图 5)即为 156 项重点项目之一。

 

4.2.6 “三线”建设时期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技 术转移

“三线”建设是中国所特有的,是 20 世纪六七十 年代冷战时期的产物,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 13 个 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 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 程。 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 国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建成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 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修建 了成昆铁路干线,解决西南地区交通问题,满足工业 运输。 上百家东部沿海和东北工业城市的工业企业 内迁到西部“三线”,或者采用部分迁建、包建的方式, 在“三线”地区新建工厂。 伴随着这些大型工业企业 的建设,大量工业城市在中国西部逐渐形成,改变了 中国东部和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

20 世纪 80 年代冷战结束,有近 2 000 家工业企 业分布在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的山区。 这些工业企 业完成历史使命后前途未卜,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到 附近的城市,留在山区的工厂被闲置、荒废。 伴随着 这些工业企业和衰败的工业城市,很多传统产业工 人失业,生活状况恶化,在考虑工业遗产价值的同 时,如何使这些生活陷入窘境的职工享受到今天现 代化的生活,是隐藏在工业遗产保护背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图 6)。

 

4.2.7 改革开放时期的技术转移

“文革”前期,对外引进几乎完全停顿。 1971 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打开了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为中国 扩大对外引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3 年开始从美 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大 规模引进 43 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进一步促进了中国 基础工业,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 奏。 1978 年中国用 78 亿美元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 备,通过引进、合资、贸易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转移,有 力提升中国整体工业水平。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从 文化、社会、建筑、建设等方面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 影响(图 7)。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对外引进技术出现过 三次高潮,可以用 156—43—78 三个数字作为代表, 即“156 项重点工程”“43 方案”“78 亿计划”。 这三 次引进高潮通过引进、合资、贸易等手段实现技术的 转移,有力提升了中国整体工业水平。 在技术转移 过程中,除了技术转移之外,在文化传播、社会现象、 建筑风格、建设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各种现象,也是工 业遗产研究的内容。

5 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

5.1 社会发展

如果说科学技术本身受到自然科学学者和科技 史学者的关注,那么科技革命对生产和生活,对个 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间关系的影响,甚至出现 社会阶层、阶级分化、社会情感等内容,则受到了政 治、经济和社会学者的共同关注。

西欧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 18 世纪六 七十年代以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是蒸汽化时代,社会制度以自由资本主义为主要特 征;第二次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电力技术为核心 的科技革命,是电气化时代,社会制度以垄断资本主 义为主要特征;第三次是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 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信 息化时代,社会制度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主要 特征;第四次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 心的科技革命,是基因化时代,社会制度以社会资本 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主要特征 。

可以看出:面对历次科技革命,不同国家在不同 的时间节点上抓住时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实 现了大发展;美国、德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科学技术和 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国家。 今天,在第四次科技革 命的浪潮中,各国仍在探索新的道路,紧紧抓住时 机,实现新的发展。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根本是思想自由和思想解 放,动力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 革命引发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发社会结构变革,社 会结构变革引发政治结构变革,最终导致社会制度 演变。 社会制度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 术的发展。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三次转变,东西方社 会主义运动也相应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呈现出从 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 从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 各自并行曲折发展—再从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并 行曲折发展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制度创 新的发展轨迹。

5.2 社会制度

5.2.1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为社会化大生产创造了条件,为创造 新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反过来又推动社会分 工的更大发展。 社会生产包括简单协作、工场手工 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简单协作创造了集体 力,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操作简单化,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机器大 工业利用能源和动力、广泛运用科学成就,扩大了人 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5.2.2 社会主义制度

14—16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等三大思想运动,孕育了西方国 家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就在同一历史时期 的 1516 年,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 莫尔写 下了《乌托邦》 一书。 他以生动的文学笔调,揭露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罪恶,描绘了一种没有剥削、没 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从此开启了人们批判资本主义、 追求美好社会的先河。 在人类思想史上,这被看作 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

在资本主义国家漫长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对 社会理想的追求也贯穿始终。 19 世纪初期,欧洲 产生了三位伟大的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 门、傅立叶和欧文。 与圣西门、傅立叶偏重于理论 著述不同,欧文(全名罗伯特· 欧文)还是一位坚定 的实践者,曾 组织 过多次 共 产 主 义 实 验 活 动 。 1785 年由大卫· 戴尔(David Dale)在苏格兰格拉斯 哥的一座小村庄创立新拉纳克工厂,利用克莱德 山谷的河流作为动力进行棉纺生产,逐渐成为完 整的工业社区和全苏格兰最大的棉纺厂。 1800 年 欧文与纺织厂主戴尔的女儿结婚,和他的合作者 们用 6 万英镑买下了纺纱厂,开始进行新拉纳克 的实验(图 8)。 1812 年,欧文发表了《关于新拉纳 克工厂的报告》,宣传自己的改革成就,引起欧洲 社会的广泛关注(图 8)。

 

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之后,社会主义的价 值观也同时得到发展。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实 质与人类价值观的矛盾,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9 世 纪 40 年代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 唯物史观的确立和剩余价值学说 的发现,揭示了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源。 社 会主义从此摆脱了空想,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有力地指导并推动无产阶 级的解放运动。 当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后,社会主义 的价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 国家,1917 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在世界上建立 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东欧和东亚地区新 成立的人民民主国家都把苏联当榜样,把苏联的今 天看成自己的明天,按照苏联模式构建自己的社会 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5.2.3 第三条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逐渐摸索、借 鉴、调整、改造、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也经历了 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过程。 20 世纪 90 年代 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科技革命而掀起的 以经济体制市场化和自由化、放松管制为主要特征 的经济体制改革愈演愈烈。 以英国为代表的、以市 场经济为特征的传统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全球化浪 潮中,在英国工党布莱尔首相的领导下,选择“第三 条道路”,进行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改良。 另一方 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原苏联为代表的、以计划经 济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 要,业已被以中国为代表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 特征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资本主义与社 会主义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日趋模糊,利益共同体 的发展理念得到广泛共识。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文一教授出版的《伟大的中 国工业革命》 一书提出: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 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 件。 揭示了中国从一个贫穷积弱的农业社会向工业 超级大国的惊人转型所蕴含的“发展政治经济学” 逻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人民大学、中国科 协等部门在科技创新与社会制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 究工作,因此,工业遗产研究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全 球的维度,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

5.3 社会情感

工业遗产在不同层面上都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 响。 郝帅、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 ,从 社会学角度全面梳理了工业遗产的社会意义,也即 工业遗产的“外化”意义。 对于老工人而言,过去的 生产场景、劳动生活中所结成的人际关系凝结着他 们的青春和热血,成为他们时常怀念的乡愁。 对企 业而言,工业遗迹就是自身成长的足迹,是展示历 史、建构神圣的装置。 大而言之,对国家而言,经济 高速成长基于工业的发展,国家也需要以工业遗产 为物质载体,直观地向民众宣讲近代民族国家成长 和强大的历史,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也正是各国政府极力推动工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的 原因。

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研究还关注生产关系——— 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工会组 织、劳动保护、职工安置)、社会生活、社会认同、社 会问题(社会分层)、社会情感、社会分层、社会阶 级、社会流动中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包括下岗、失 业、再就业等,以及由于生活和心理等原因造成的越 轨行为等。

口述历史、回忆录成为记录和承载社会情感最 好的方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经历,以及有着时间刻 度、见证着个人与企业、社会关系的物品,都是博物 馆鲜活的展示内容(图 9)。

 

6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诞生、创新、转移和传播是科学技术 价值的内在和根本,对社会的影响就是科学技术价 值的外化和延伸。 工业遗产研究要与时俱进,有更 广泛的研究视角和更丰富的研究内容。 工业遗产与 其他遗产在建筑类型、设施类型、材料类型、保护方 法、利用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别,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密切,与存量资源的盘活和保值增值关系密切,与活 着的人关系密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其研究方 法也具有独特性,甚至可能会在遗产研究领域走出 一条新路。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毕竟时间不长,是 一个年轻的学术领域,从事工业遗产研究的学者大多也是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生力量,与其他遗产 领域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深度相比,差距十分明 显。 因此需要相关学者不断深入研究,推动我国 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