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建设》.同行的那一程

时间:2018-06-19 编辑整理:刘继维 来源:早发表网

1978月5月,《图书馆建设》的前身《黑龙江图书馆》被省文化局正式批准定名刊行,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创办较早的专业期刊之一。那时我是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大二的学生,两年后我来到了省图书馆,1981年走进了编辑部。开启了第一阶段与刊物的同行。

当年的《黑龙江图书馆》季刊,黄军装红领章,素面朝天。刊名题字为集鲁迅手体的组合队。内文以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为主,依级别高低排序,首尾相接,鱼贯而行,48页一气呵成。

初到编辑部,主编为馆长杨和生兼任,时而过来坐坐聊聊,审稿编辑的任务是由副主编李修宇完成的。我的主要任务是校对和编务。面对简易的装帧,我主动提出可否改换一下面貌。修字说:“你年轻,还有点儿审美眼光,看着调整调整吧。”于是我找到当时图书馆的美工闰文才设计封面,又到省政府铅印室与排版的工人师傅商量改进排版事宜,师傅那里存留了一些题头尾花,我就选择穿插使用在我们的刊物中。于是刊物就有了脱离文件汇编却又极其稚嫩的新模样。

从1981年到1985年,我在编辑部的几年中,前后换了几任副主编,李修宇、王科正、赵世良。

赵世良北京人,个性突出,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犀利幽默,高兴时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生气时也能怼得你哑口无言。他北大毕业,又赴苏留学,是五六十年代少数业内专家之一,上任不长时间就把“副”字去掉了,也是刊物唯一的专职主编。他审稿效率极高,跟我透露说,“把稿件竖着对折,只看前半行就知该文是否能用。”看了前言,便知后语,其思维联想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他在任期间刊物的变化比较大,首先是扩容,从48页扩展到78页。增加了新内容,开辟了新栏目,突出了学术性,省外专家的文章频频露脸。部分稿件编审外委,校对工作也找专业人员承担。同时注重表现形式,刊物封面每年都有变化,曾经邀请省内著名画家孟烈为刊物设计了一次封面。此间我的版式设计也有了正式的排版用纸,画版式是每次付排之前的重要环节,标题如何开,文章如何接转,字数、页码的控制,都需要在此解决。

排版印刷地点几经辗转,从工会铅印室更换到报社印刷厂,我骑车的距离也从南岗延伸到道里,其间还要上下两个大坡。千字排版的工作量十分繁重,要求编辑每期内容“齐、清、定”后,方能下稿付排。即便如此,捡字工的丢字落段现象,排版过程的改动窜版问题仍时有发生,使得排版工作十分艰巨。为了避免窜动中再出错误,付排后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印刷厂的排版车间度过的。“削足适履”这个成语用在此时最恰当,为了帮助工人减轻工作量,许多文章的调整和删减是我在现场决定的。

自从1839年香港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开始活字印刷起,中国的铅字印刷大约走过了150年的历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印刷技术,引发了中国印刷行业的一场“光与电”的革命,结束了中国百多年来的“铅与火”排版业。此时我已调离编辑部,没能看到废了武功的排版工人最后离开岗位时的情景,科技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让这一族人失去了饭碗。

赵世良在任时的重大调整,要属编辑部独立设置、刊物改为双月刊并交邮局发行这一系列重大改革了。这一变更,一改以往自办发行时,辅导部全员打包打卷的手工作坊式的忙乱局面。不过现在回想当年辅导部突击发行的会战场面,还是非常温馨感人的。当时编辑部隶属于辅导部,部门的工作互有交叉,许多工作都是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式进行的,强调彼此问的协作配合,大家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1985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离编辑部,结束了与刊物的第一段行程。

时隔8年,1993年,我又应召回到了编辑部。时任副主编夏国栋主持工作,刊物有了长足的发展。更名为《图书馆建设》,跳出了地域窠臼,开辟栏且,放眼全国,一举跻身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之列。刊名题字是时任馆长兼主编王盛茂回母校北师大参加校庆时,向书法大家启功先生叩请的两幅墨宝之一。启先生外柔内刚、清隽儒雅的字体用于刊首,端庄而显赫,昔日的拼贴组合走进了历史。另一幅墨宝是馆名,12年后被凿刻于巨石之上,置于省馆新址门前

回到编辑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参加《中国图书馆建筑集锦》的前期筹备和编辑工作。这一课题立项是夏国栋提出的,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省文管会、省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各级公共、科研、院校图书馆界同仁的积极响应。经过报名、登记、遴选,最终敲定264所图书馆入选。

90年代初,尚处于数字化孕育中的洪荒年代,编辑的工具基本是红笔、剪刀加浆糊,稿件涂改得无法辨识了,就剪贴、誊抄。编辑这部大型图册,虽以照片为主,但文字工作也少不了这些传统做法。我负责本书建筑图的编绘工作,这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之前没有先例。入编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馆提供了图纸,但无质量可言,很多就是蓝图,一些复印件不是深了就是浅了,或是变形了,没有几张可以直接使用的。于是我只得重新绘制,仗着自己学过建筑制图,又有绘图工具,总算如期完成了90多张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任务。

编此书的一项副业就是刊物的封面有了着落。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图书馆界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新馆建设如雨后春笋。将《建筑集锦》征集来的各馆图片每期一登,十分新颖。刊物顺势开辟了馆员绘画摄影栏目,一时间,刊物有了几分文艺色彩。只可惜那个年代有相机、能挥毫的馆员十分有限,稿源不足,难以为继,栏目没能走远。与如今人人拍,随手拍相比,虽只间隔十几二十年,却恍如隔世,数字化带给世界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1998年末,夏国栋高就副馆长,编辑部交由我负责。此时正处于跨世纪的当口,计算机逐渐普及使用,出现了用软盘传递的电子稿件,于是手写稿、打印稿、电子稿并行,稿件管理分开进行。编辑部增设了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这期间,我为《建设》设计了刊标,并重新设计了封面。按学术期刊的要求,本刊的编排也朝着更加专业、更加正规的方向发展。每篇学术论文增加了“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的标注,更加强调“参考文献”的提供与标注。

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期,《建设》再换新颜,以端庄大气的大16开本面世,内页增至112页,扩大了栏目设置,增加了发文数量。2000年11月,武汉大学召开“首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一大批国内外图书馆学专家聚集于此,我闻讯报名参会,并对会议进行了全程采访,形成“会议采风”“大会发言摘要”“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摘要…‘人物访谈”“大会发言选登”等一组稿件,在新世纪的首刊用30个版面刊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彰显了本刊的学术性。一些重要发言和人物采访是根据现场录音回来整理的。这也是本刊首次采用数码相机和数字录音设备进行的会议采访。

这一年,我被提升为馆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编辑部的接力棒传到了毕红秋手中,我结束了第二阶段与《建设》8年的同行。

两进两出,相伴十多年,《图书馆建设》编辑部是我在省图书馆工作时间最长的部门,也是我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笔财富。它锤炼了我的文笔,拓展了我的思维,提升了我的素质,强化了我的能力,让我受益终生。

在庆祝建刊四十周年之际,回望与之同行的这段路程,倏然发现消失了几个身影,他们是:赵世良、李修字、杨和生、王盛茂。他们每个人无论专职还是兼职,都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如今,《建设》在新生力量的合力打造下,已是图书馆界的知名品牌,学术地位不断攀升,集聚了四海八荒的诸神上仙,令我这个曾经的同道为之兴奋与鼓舞。回望步履清晰,展望路途漫长,祝今日之《建设》再上层楼,续写辉煌!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