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前后不一致问题的商榷

时间:2018-06-07 编辑整理:印冬建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人教版教材中存在着少量体例编写、内容设置前后不一致的情形,影响了教材的工具地位,弱化了教材的示范作用,干扰了师生的教学活动。在期盼教材再版修订的同时,一线教师应从自己的教学入手,改变这一现状:教材解读不可偏安一隅、内容分析务求细致入微、范式建构切忌三心二意。

关键词:教材分析,修订建议,教学启示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下称《课标(2011 版)》)中,对教材编写的前后一致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为了落实这一要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现行教材中很多地方不仅做到了前后呼应,在情境设置和体例编排上还实现了继承和发展。然而,在近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仍然有一些前后不一致的情形存在。

一、不同年级教材的比对与分析

1.矩形对角线性质的应用

教材片断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1 矩形”)例1 如图1,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OB=60°,AB=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C BD 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

教材片断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3 正方形”)

已知:如图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C=BDACBDAO=BO=CO=DO

……

教材片断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 圆”)

1 矩形ABCD 的对角戏ACBD 相交于点O

求证:ABCD 四个点在以点O 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OA=OC= 1

2 ACOB=OD= 1

2 BDAC=BD

OA=OB=OC=OD

……

[简析] 这三道例题的解答都用到了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不仅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互相平分”的性质,也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相等”这一性质。解答这三道例题,需要将上述两个性质叠加,推出“矩形的中心将对角线分成相等的四条线段”这一结论。

这三则片断先后出现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之中,而且都是要根据条件“矩形”或“正方形”(特殊的矩形)推出相同的结论,其推理过程按理应该是一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片断1 得出的“ACBD 相等且互相平分”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这和片断3 中以符号形式给出“OA=OC= 1/2 ACOB=OD= 1/2 BDAC=BD”的效果应该是相同的,它们的下一步都能够推出“OA=OB”,但就解题过程的直观性与可视性而言,片断3 是明显优于片断1 的。片断2直接由“正方形”得出结论“AO=BO=CO=DO”,跳过了矩形对角线两个性质的分解呈现这一步,也许编者以为正方形是矩形进一步“生长”的结果,其推理过程可以略减,但从教学的需求看,这样的省略是不合理的。我们如果全盘按照教材的内容与流程教学,学生会对矩形对角线性质的应用产生疑虑:怎样的推理过程才是合适的?我这样写,行吗?……这样一来,看似体现问题解决路径多样性的教材编排,反而会成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障碍。

 

 

[简析]这一组教材片断,涉及到的是方程组的解的表示。片断1 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内容为方程的解和方程组的解,文本给出的“这个解通常记作x=6,y= 4”明确告知学生这就是方程组的解的记法。这一表示方法的呈现,既满足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也给今后的方程的解表示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范本。接下来的片断56,无论是直接解方程组,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只要是解方程组,就一定是按照上述范式呈现方程组的解的。然而,到了九年级上册“22.1.4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和性质”中,在解“关于abc 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得到的解却是以“a=2b=-3c=5”的形式呈现的。这一表示方法,是“8.1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方程的解的表示方法,此时用来,不免给人以“倒退还原”的感觉。

二、修订建议

教材体例的编排应如《课标(2011 版)》所述那样“具有明显的延续性”,象上述两组教材片断中出现的差异是本不该出现的。但现在既然有了,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调整,为教材的进一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于矩形对角线性质的应用,笔者认为,片断3中的推理过程堪称完美,它从“矩形”这一条件出发,以符号语言的形式给出了“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和“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两个结论,进而依据等量代换得出“矩形的中心将对角线分成相等的四条线段”的结论。在这则片断中,通过教材给出的定理将各个小的步骤紧密衔接,每一步推理都“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所以,建议教材修订时,将片断1和片断2 中关于矩形对角线性质应用的这一段推理换成片断3 中的内容:

 

三、教学启示

1.教材解读不可偏安一隅

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教材,教师才有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因此,教材解读对于教学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一共有六本,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它们彼此关联、互相印证。因此,教材解读不可偏安一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设计单节的教学。第一组教材片断中,片断1 和片断2 都属于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片断1 在前,片断2 在后;片断3 在九年级上册教材中,是“24.1.1 圆”中的一道例题。三道题都用到了矩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因而,在教学矩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时,就应该从这三道例题中获取推理范式,也就是笔者以为的片断3,进行教学应用。试想,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怎么可能在最初就呈现出推理范式给学生。

2.内容分析务求细致入微

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前奏,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基于数学学科和初中学段的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剖析应从文字、符号和图形等多个角度展开,所要分析的除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配套例题外,还应包含概念原理的锻炼衔接语以及不同单元、不同小节间的过渡语等。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应尽可能以他们熟悉的内容引入新知教学,以增加他们知识探索时的安全感。第二组片数中,片断4 和片断5 都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除了方程组的解的表示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外,在文本的描述上同样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差别。虽然不同的描述所表达出的意思是相同的,但还是应该顺从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发展规律,将片断4 中的文本和流程直接引入到片断5 中,以便学生能够较为快捷地提取与应用旧的知识与经验。这种基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地毯式”扫描,无疑会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梳理出来,确保实际教学中无“盲区”、无“死角”。

3.范式建构切忌三心二意

在学科教学中,范式建构是较为常见的。对初中数学而言,范式一般以显性的、固化的步骤出现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本学段的范式主要有固化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探索流程和不变的解题过程。在范式建构时,有一点是最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要始终如一地遵循相同的路径建构相同的模型,决不能三心二意。在这个问题上,人教版数学教材绝大多数时候做得都是不错的。但就本文中给出的几则片断,对本学段的范式教学的推进显然是不利的。在相同推理过程或相同数学概念应用上的三心二意,显然不利于数学模型的固化,对数学范式的建构与形成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一线教师进行范式教学一定要忠诚于自己最初的选择,后续所有的与之相关的教学都应以最初的套路为准,可以修订教材和学材,可以在原有范式上叠加新的内容,但决不能轻易改变原来范式的结构和内容,更不能另起炉灶重新建构与之相近的或背离的新的范式,造成学生的学习不适。只有做到传承基础上的发展,我们的范式教学才会有活力,有生命力。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