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

时间:2018-05-15 编辑整理:周晴 宫清华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排瑶是对聚居于今广东省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其在清代以八排瑶为中心向涡水河、金坑河上游的森林地带迁徙。清末以前,排瑶较少有人工林的栽培,清末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始经营林业,以杉木栽培为主,并总结出一套林粮间作的生态模式,但1950年代以来的林业政策导致了排瑶聚居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破坏。排瑶的农田景观主要有旱地与梯田(水田)两种,清末以来主要是旱地的扩展,清初梯田景观并不常见。1950年代以来梯田大面积扩展,但梯田离排瑶的居住点一般都较远,且耕作技术较粗放。

关键词:排瑶;景观;森林;梯田

八排瑶,简称为排瑶,是对聚居于今广东省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由其较大的村寨、即“排”有八个而得名。八排名称分别是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火烧排、大掌排、里八洞排和马箭排。明代八排已经相当强大,不断在粤北地区向外拓展,衍生出更多聚居点,至清道光年间,已发展至八排一百四十冲,即除8个大型聚落外,另有140个小聚落。排瑶通过特定的环境行为与活动对周边景观进行良好地管理。排瑶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特色农林景观形成的过程。

粤北排瑶独特的经济与景观特点,长期以来吸引了许多民族学、人类学者的注意。1930年代中山大学北迁期间,有大量人类学、民族学学者开始对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乡村聚落进行了调查研究。1938年,岭南大学师生数人曾到连南油岭村做调查,并就亲属制度、经济、宗教和语言等专题撰写了报告。1950年代以来,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也对粤北瑶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李默1950年代开始搜集粤北地区瑶族的经典和文献,结合其他历史文献资料对粤北瑶族历史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他认为秦汉之际粤北已有瑶族先民的活动,并在宋代以前就较大规模南迁两广,八排《瑶经》反映了秦汉统一岭南的征战。宋代开始,粤北瑶人已从事定居的农耕。中山大学人类学的研究团队,近年来仍然继续在连南排瑶聚居区进行传统民族文化与生态民俗方面的调查。在上述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20148月以来,笔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地区进行了

调研与访谈。下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对清康熙年间以来排瑶林业、农业景观形成与变迁的历史地理过程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排瑶族群文化的特点。

一、地貌特征与迁徙过程

排瑶聚居于粤北喀斯特地带,海拔高程一般为500-800米,岗丘起伏,由喀斯特山地、丘陵、峰林、台地、洼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组合而成。这里的水系,道光《连山绥瑶厅志》曾如是说:“连州三江者,一为连水,一为镬水,一为沿陂水。其沿陂水多伏流,导自连州土狗塘,至交盃山下,行二里许,合镬水为一江,其镬水发源连山黄帝源,北过军寮,又东过油岭两瑶排界,又北至军田迳,会众小水为一江。”①镬水即流经排瑶分布区的涡水河。沿陂水为涡水河支流,流经东部喀斯特地貌区,故多伏流。曾昭璇发现粤北瑶族聚居于喀斯特地貌环境:“瑶山因由坚硬之石灰岩构成,故与四周地方之石灰岩接触,常有一明显分界存在,岩壁峭峻,高出高原或平原数百公尺不等(400-1000m),由是言之,瑶山无论自任何方面观之,皆为一雄伟山体,其外貌之峥嵘,已使汉人不敢深入山中。”②据廖炯然考察,排瑶大型聚落普遍利用喀斯特地貌特征以做防卫,如油岭排将村落建立在石灰岩陡崖之后:“坐西面东,两山环合,山层级高下相承,瑶人次第居处,前峙高良石山背,层嶂耸立如屏⋯⋯山溪汛通油岭者有两路:其北路三里至石关,一名大滴水,又五里至滑岭,路险隘,又三里至水东坳,又三里至米筛井,关石崎岖,瑶人往往于此设伏。又二里至羊角井,又二里至下石关,又二里至上石关,瑶每于关上坠石击伤官军。”南江排,如油岭排,借助石灰岩险要地形,经过重重石关才能到达村庄,“南江排(旧名行项排):坐西面东,奇峰矗立,瑶屋庐层叠居半山上,左密林,右深坑,前白面山,山上白色。排之东二十二里为长塘汛⋯⋯由长塘汛三里至黄泥墈,路险为瑶人设伏处。又二里至八角冢,又三里至都司坪,又南行三里过石关,至李子坳,又一里过石关,路俱险隘”。军寮排地势更高,利用石灰岩巨大山体做屏障,“军寮排在马箭东南,距马箭七里,三里至平瑶岭,两侧高山深谷,中有巨石,矗立当道,石上如梯级者百二十”。

排瑶的迁徙特点是以东部三大排为中心向周边迁徙。八大排繁衍和迁徙的过程,由于东部喀斯特峰林地貌环境限制,首先是向西部迁移,建立了西部的五大排及其他众多小排。胡耐安曾遍历当时连阳三属之各大排,发现当地瑶民大都上溯至十五代而止,即元明之际迁徙至连南地区,其中油岭排是瑶民最先到达之地,大掌岭排、三排等都自油岭排繁衍而成。排瑶聚落移民扩展的方向大致是由东三排向东、东北和西南迁徙,再由西五排向北、东北、东南及西南迁徙。据我们在油岭的访谈,油岭村是由位于东部喀斯特峰林区的山间小平地的散村,即称“卡坪”的地点不断移居山岭而形成的大型聚落。因喀斯特地区水源条件的限制,瑶民从喀斯特峰林区的定居村落向油岭大排迁徙的过程一直延续。油岭、南岗、横坑排位于东部喀斯特高原的边缘,周围没有大的河流,水源以山涧小溪为主,如南岗北面的法罗(音译,下同)溪发源于田坑,长约十七华里;在东面,七星溪发源于埂断坑,长约二十华里;东南面,佬龙溪(来龙坑)发源于人寨(茛萁溪),流经地堂洞、横埂等地,全长约二十多华里。田峒的稻田,在非雨水季节就靠以上几条溪水灌溉。山腰梯田则靠山上石缝间的小量流水灌溉,全瑶排群众饮水,亦靠这些流水。这些喀斯特地貌干旱地区难以形成大型聚居聚落。

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是排瑶小排小冲迅速发展阶段。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所修的《连山县志》列瑶排称:“大掌岭、火烧坪、里八峒、军寮、马箭,尚有散瑶如大坪岭、天塘尾、藤吊岭、八百粟、新寨、茅田、龙水尾、鱼寨冲、六碓冲、盘血山,以上散瑶俱各排分出,其在州者则有油岭、横坑、行墙三排。”当时八排之外散居聚落数量尚不多。康熙四十至四十一年间,清王朝对排瑶进行了大征剿,之后大量排瑶向外迁徙。康熙“征剿”之后,李连章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出牧连山知县,其所著《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八排外复有二十四小排,“延袤二百余”,并扩展至四十冲。至道光年间,排瑶聚落在八大排之外又扩展出一百四十冲。对此,道光《连山绥瑶厅志》记载曰:“连山之瑶以万数,五排最大,连州之瑶以万数,三排最大。其小者名为冲,在三江之东,自龙尾寨以东,南为冲四十三,西自龙水尾以西,南为冲九十三。中自犁头塘以西为冲四,皆八排之所分也。”清同治年间,小排又有所增长,据同治《连州志》记载:“瑶本盘瓠之后,即辰州五溪诸蛮,宋绍兴间有州人廖姓仕粤西,携瑶仆男妇十余人归连,遣入山谷耕种,厥后丁口蕃息,分为八大排,外三排属连州者曰油岭、行祥、横坑,内五排属连山者,曰军寮、马箭、里八峒、火烧坪、大章岭,后又分为二十四小排,近增至五十余小排,间有滋生较繁,为排较大者,然皆八排支派。”

迁徙至各地的排瑶仍是聚族而居,至民国时期增加到170多个小村落,面积扩展到北江流域上

游的森林区。民国《连山县志》曾记载当时排瑶村落与人口分布情况:“共计八大排五小排,一百三十余小冲,在连山者五大排三小排七十二小冲,人口约六万余⋯⋯环连皆瑶也,宜善以东三江以西,金坑、白芒以南北,周围四百余里,崇山峻岭,绝壑深林中,土墙瓦屋,聚族而居⋯⋯其族类之名分大曰排,小曰冲,排者派也,冲者种也,冲隶于排,尤言某派之种也。排之大者八,小者七,其冲一百七十三。”清代排瑶迁徙的特点是以八大排为中心向北江支流的涡水河、金坑河上游的森林地带迁徙,这些地区属于宜林山地。排瑶迁徙至这些地区定居,周围的山地为定居于此的排瑶公有,排内成员可自由垦殖未开垦的荒地。1950年代左右,这种山地在八排瑶区约有148万多亩,排瑶人均可占有50余亩。

总体来说,排瑶族群迁徙是以八排为中心的扩散过程,如廖炯然总结:“至今军寮、马箭、里八峒等三排,已非昔日之昌盛,而各小排冲亦有较各大排为繁殖者,惟各大排仍为各小排冲蕃衍之所宗。”如进一步考察有清一代排瑶迁徙过程中的生计模式,不同历史阶段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排瑶对于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模式在清代以来的变迁,也导致了景观的不同。

二、森林景观变迁与林业经营

康熙年间《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的八大排都位于茂密的森林环境之中,如马箭排“排坐南向北,左右皆高山,林木蔚蓊”。军寮排也处茂密森林环境,“又六里至军寮,岭路崎岖,树木深密”。《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卷一所绘排冲,聚落大都依靠喀斯特陡崖,周围是森林,图绘中的树木以杉、竹为主,从形态来看都是粗壮的大树、古树。如油岭排:“又半里至石门,左崖右山,杂以大树森林,瑶尝设伏败官兵于此。又半里至油岭⋯⋯背后高山耸立如屏,下有圆墩,因立祖庙,地平坦,多古树。”排瑶对于聚落周边森林的保护意识很明显,因森林具有很好的防卫功能,如清康熙年间行祥排周围森林景观是:“又四里至排,平坦,左右杉木丛密,宜防伏藏。”又如火烧坪:“(岭脚凹)多林木,森蔚如画,瑶多于此伏兵。”康熙年间新扩展的小排冲,周围也是类似的森林景观,如八百粟:“将至排,石壁峭立,林木阴翳。”山猪排:“排坐东向西,约六十余家,圆墩作址,多杉木、果树,左右险峻,前有小涧。”平安冲:“排后大山绵亘,山木畅茂,多栽筋竹。”盘血冲:“冲坐南向北,四面石山峭立,中平坦,瑶人约二百余家,大树蒙密,远望不能见。”马鞍山排:“马鞍山名也,以其形似马鞍,故名,旧名水瓮尾,一名谭坪根,山多巨石,古木千章。”

排瑶聚居区的森林景观一直保持到清末。首先,在排瑶的传统观念中,对树林特别是古树有着自然崇拜。传统中进山砍树,先要压一些纸钱,或是烧香拜祭树林,砍伐时不能讲“砍树”,否则得罪了“树魂”就会被树压死或压伤。有的瑶民遇小孩久病不愈,认为是被“树精”收了魂魄,要带上祭品和病孩的衣服去拜祭某一颗古树,并认它为“干爹”(或干娘),以后逢年过节或小孩生病都要祭祀这棵树,祈求平安。但是这一传统1950年代开始被破坏。根据对油岭80岁以上老人的访谈得到的信息,1950年以前,油岭老排周围山地很少有人工栽培的杉树,森林砍伐也少见,很少人砍树卖钱,只有在建房需要时才砍树。以前的杉树大部分是一百年以上的大树,但19571959年间被砍光。以前还有很多杂树林,有枫树和其他果树,杂树林一开始为公有,后来才分属私人。解放前杉树很少人工栽培,有很多大杉树,1950年之后这些大杉树被砍掉,后来火烧杂木林再种杉苗,一般六尺左右种一棵。杂树林里主要是枫树、果树等。

清末以前,排瑶森林经营是一种区别于游耕林业耕作形态的“刀耕火种”。李默通过历史文献分析,认为连阳八排瑶刀耕火种方式自隋唐以来即存在于粤北山区。排瑶的“刀耕火种”区别于当地“过山瑶”族群的游耕,是一种定居的林业耕作方式。“又有一种过山瑶者,居无定冲,视山坡有腴地可垦,即率妻孥夥纪结茅住之,虽勤耕作亦滥费用,男女以服饮食较洁净,耕作余间,则结队游历,寻得佳胜处,又徙宅从之,故曰过山瑶。”八排及所属各大小排冲之排瑶又称“大山瑶”,区别于原属阳山至菜坑、黄连、凤岗山等地的“过山瑶”,过山瑶为游耕,排瑶为定居,“以其悍犷甚于过山瑶,而潜伏荒区,较过山瑶之亲处民间流而不定者不同”。道光《连山绥瑶厅志》记载排瑶:“刀耕火种,凿岩而居,种类繁息,分散溪谷,然各有分地。”过山瑶迁徙无定,排瑶“刀耕火种”生活方式却并非如此。李默认为刀耕火种是一种林粮间作耕作模式。排瑶聚族而居,在村寨周围数十面大山轮流耕作,三年地力薄,冬季又在另一面山劈斜炼山,开春锄种,如是一山复一山垦畲种植。

清末以来森林区人口增长、定居村落大量增加之后,特有的林业耕作形态才在排瑶聚居区出现。康熙“征剿”之后,里八洞一带的瑶民开始迁徙至今内田坑一带。内田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北端大雾山的东麓,四周层峦叠嶂,林木茂密,几十户瑶族人家散落居住在一道峡谷周围的山腰上,形成一个自然村寨。瑶人从附近的沙坑、大粟地迁移来内田,开始时还只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在荒山密林中种植一些旱地作物,如山禾、番薯、芋头、玉蜀黍等,并以烧炭、砍柴、采摘野生蔬菜到汉区出卖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其后人口日增,加上附近汉区先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传入及汉区市场的刺激,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稻谷、桐油、茶油等新的生产相继出现,产量也日益增加,林业经营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每年都有大宗的杉木、桐子、茶子、茶叶出产。1870-1880年代,人们只是砍伐野生的杂木,烧炭到市场上去卖,尚没有人工经营的林业。后来才逐渐有人培植杉、桐、茶,开始经营林业。由于土质、气候适宜,杉树在一二十年即长大成材,桐树在种植后两三年即大量结子,而周围荒山、荒地辽阔,加上汉区市场需要的刺激,促进了林业的大发展。1949年以前,内田69户人家中,除有十多户因为破产或因刚从别的地区迁来外,经营林业的有51户,占总户数的73.9%。根据1962年对金坑乡的调查,金坑乡当时是一个建立不过百年的新兴林区,这里的瑶族全为约100年前陆续从其他大排迁来的。初期以开荒、营农、打柴、烧炭为主要生活依靠。由于这个地方适宜杉林生长,林木的运输亦较其他山区方便,逐渐建立起林业生产内容,经过百多年的艰苦经营而成为连南瑶族人民的主要林区。80-90年前,金坑一向都以营林耕山为主要生活依靠,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营林耕山经验。在耕作制度上,则全面推行林粮间作。由于种杉造林是他们开山垦地的主要目的,因此选地开山,主要服从宜林的需要,只要说哪一个山头适宜种杉、种茶,就开哪一幅,不管他是否多打粮食。所以经过他们多年经营之后,使公社范围内大部分的山头都铺满了青葱繁茂的林木。

林粮间作是排瑶经营山林的常见模式。除杉木之外,森林经营还产出其他丰富的物产。例如金坑一带,粮食作物中有山禾、包麦、番茨、大茨、木茨、芋头、黄粟、高粱等,其中以包麦、番茨为最大宗,经济作物则以生姜为最多,茶叶、油桐、竹子产量也很多,棕皮、山果亦不少。副业项目还有养蜂、挖黄精、茨茛、土药材和编织竹器,但油茶、黄粟、高粱、薏米等1962年时已经没有或甚少经营。排瑶在杉林中间作农作物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山禾、玉米、甘薯、芋头、木薯、生姜、芝麻、大薯等。其经营间种过程是:第一年全垦整地,插杉造林,间种玉米、甘薯、芋头、生姜;第二年间种玉米、甘薯、大薯、芋头或点种油桐;第三年间种山禾、木薯;第四年不再间种作物,如第二年已点种油桐,则杉树与油桐共生,十年以后油桐停止结实则砍去桐树而留杉,若不是间种油桐的,第四年照样可间种山禾或木薯。这种耕作制度,在头四年之前均有杂粮收入。据调查,金坑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栽杉间种,可收玉米120斤、生姜1200斤;第二年间种油桐,可收玉米100斤、芋头200斤;第三年可收甘薯或大薯300斤、山禾100斤;第四年可山禾100斤,间种油桐,可收油桐籽200斤。大掌公社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全垦栽杉间种,可收玉米200斤;第二年可收甘薯400斤、芋头300斤;第三年可收山禾200斤。香坪公社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栽杉间种,可收甘薯600-1000斤;第二年可收山禾150-200斤;第三年可收木薯200斤(以上杂粮收入全部折谷计)。这种耕作制度经长期沿袭下来,已经成为经营杉木林的必由之路。据我们在油岭的访谈,杉木林中种黄豆,每年收60-100斤左右。种玉米,以前的品种叫盘古王玉米,每年收23担到45担不等;种番薯,每年收12担。棉花是排瑶地区的特产,据民国《连山县志》记载:“棉花,一名吉贝,出瑶山者名瑶花,有奇暖,岁出颇多。”

林地所有权的细碎化可能是林业土地利用精细化的原因之一。我们访谈中发现,排瑶每户耕作的林地极其分散,例如油岭老排唐桥七公在拥洞有林地2亩,种了200多棵杉树。杉树栽培是先火烧杂树、杂草,再耕种杉苗,6尺间距;油岭老排唐民义三公有2亩林地,分别在利村、依梅坑。唐民义大不公有1亩林地,分别在表崩、关二。随着林业的发展,旱地作物和林业联系在一起,往往在种植杉木的同时在林地中间种旱地作物。排瑶林地管理具有一套成熟的生态经验:杉苗栽后,接着在株行空隙种姜、薯芋、木薯等杂粮和经济树木油桐等。一方面,杉苗可在上述间作中获得细致的管理,成活率高,生长快。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土地,当年就有姜和杂粮的收益,弥补林木生长周期长之不足。三、四年后,杉幼林和间种之林木逐渐荫盖地面,杂粮无法间种,但油桐已长大,并开始挂果,又有新的收入。至第十年,油桐因杉荫蔽,得不到阳光而枯死,但这时杉已成林,其下杂草不易生长,大约再过十年,杉即可成材。

1950年代以来的林业、农业政策带来了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变化。1951年,政府开始向瑶区大量收购杉木,并且提高收购价格,刺激了林业生产的发展。1959年公社化以后,造林面积急剧下降,以金坑为例,1959年造林2200亩,而砍伐面积达3206亩;1960年造林1936亩,砍伐面积却达2256亩。金坑自高级社以来,特别是公社化后,成材林面积迅速减少,而作为后备资源的幼林面积增加不足。砍伐过量也使森林资源破坏萎缩,不仅杉木生产出材规格越来越细,毛竹资源也遭受严重破坏。1958年以前全社有竹林3500亩,20多万株,1958年冬至1959年春,建立公社初期,曾采取一次砍光的方法,把所有竹砍伐殆尽。1950年代初杉树造林采用插条苗或分蘖苗(鸡臂苗),此后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造林树种以杉树为主,从1955年开始采集林木种子育苗,1956年开始用实生苗造林,1957年是造林的鼎盛时期。据统计,1953-1957年共人工造林162452亩,人工林面积增加了36.4%。从1956年开始,普遍改变疏植的习惯,将杉树造林密度从原来的每亩100-200株增密至250-400株。这一造林运动严重损害了原有的森林功能。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树苗繁殖以采集马尾松、杉木、油桐种子为主,年采集量杉木8000斤,松树种约4000斤,油桐种60000斤。随着杉木林基地的建立,从1964年开始大量采集杉木种子,以满足大面积造林育苗的需要。松树种子则全部上调省、市(地)。1969年后,由于采伐量的增加,松、杉成熟林越来越少,林木结实量逐年减少,连南的杉木种子开始从乐昌县调入,以后逐步扩大到从湖南省的江华、临武、宜章等县调入,年调入量上升到30004000多斤。

森林景观与功能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野生动物分布的变迁,许多常见的野生动物逐渐绝迹。据瑶经《谢宅》中记载,连南排瑶经常在大青山、金鸡岭、大帽山(大雾山)、油岭山一带狩猎,猎物有黄猄、麂、山猪、老熊、山牛等。1950年以前,狩猎在当地很普遍,几乎每户都置有火药枪和其他打猎工具,并且习惯出门时携带枪械,一遇野兽即射猎。据我们20148月在连南油岭老排的访谈,7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见过猴子、刺猬、山猪、箭猪、黄猄、狼、豹等动物,并提到白鹤、老鹰、猫头鹰、野鸡等常见的鸟类。这些动物目前在连南地区基本已经绝迹。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