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

时间:2018-04-21 编辑整理:夏立新 白阳 张心怡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智慧图书馆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一种重要的图书馆发展理念。目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多是在“技术至上”的原则下展开,尚未从根源上去探讨什么是图书馆“智慧”以及人在知识获取中需要怎样的智慧支持等问题。历代图书馆在服务重心变迁中呈现出以知识与技术为推动力、不断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而变革的核心理念,本研究在分析人在智慧活动中的本质规律及其对图书馆的核心需求后,提出融合“资源”“人’’“空间”三大核心要素。构建智慧环境以支持用户智慧活动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及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应在构建个体智慧图书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大图书馆”智慧共同体努力。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感知,知识网络,智慧环境

0引言

图书馆服务的本质是围绕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而不同社会背景下知识服务的形式一直在不停地改变和革新,同时有很多图书馆人在不断地探索未来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形态和发展方向.畅想图书馆的发展愿景。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就曾针对当时国内知识的封闭提出“广见闻而开风气”的图书馆建设愿景。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为近代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指导目标.也成为指导图书馆发展的经典原则之一。抗战时期,沈祖荣提出图书馆要成为“培养理智的永久而活动的教育机关”.以“教化人们,增强抗战建国的力量”。这些图书馆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下提出的图书馆愿景.对当时及后来图书馆学的发展及图书馆的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极大丰富,开放共享成为主流趋势.为用户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更加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记录向其推荐精准的信息服务。在此背景下.很多学界和业界人士提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例如“复合图书馆”数据图书馆”“智能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其中“智慧图书馆”近些年在学界的研究及业界的讨论呈陡增趋势。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和研讨会。

“智慧图书馆”的提出。表达了图书馆人利用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愿望。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的背景下正当其时。有益于图书馆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进一步贡献力量。当前关于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讨论着重探讨了智慧图书馆“怎么做”的问题.多集中于如何借助先进的智能技术全方位为用户的资源获取提供便利。但是智能技术的应用真的会使图书馆变得智慧吗?学界和业界涌现出的诸多观点都是这样认为的,其“智慧”观点的基本逻辑是: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能带给用户更多便捷和人性化的体验,可以省去很多不愉快和复杂的知识获取体验。然而其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将图书馆的重心放在智能技术的应用上并不能叫做智慧图书馆,充其量是“智能图书馆”的建设要求。王世伟曾对二者的概念做了辨析,认为智慧图书馆的格局应高于智能图书馆.应是融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理念.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全方位的智慧考量。二是,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探讨并未站在图书馆的基础现状上进行.不以解决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起点,仅是就理想中的智慧图书馆的样子展开憧憬,脱离了实际现状。三是,对智慧图书馆的探讨并未完全深入理解智慧的本质,未能对图书馆如何围绕知识服务激活智慧进行理论阐述,未能从理论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仅在表层提出建设意见。而且当下先进的智能技术可能几年后就会落后.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图书馆构建思想也有可能在数年后退却,那么如何永久保持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呢?

所以.图书馆的“智慧”不能仅限于技术应用的智慧,还应该有更宽广的内涵和实践意义。相关研究鲜有对“为什么”构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智慧”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探讨。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当前学界和业界追求的一种具体的图书馆形态,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上看。智慧图书馆更是一种图书馆需要长期坚守的发展理念,重心应放在如何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务实的知识服务上面,由此来凝聚和激发智慧。本文将在分析图书馆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图书馆的智慧内涵及如何融合图书馆各要素来激活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能力,并据此重新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以此为智慧图书馆的整体定位与发展策略提供思考与借鉴。

l图书馆知识服务嬗变中的“变”与“不变”

从古代藏书阁收藏书籍——图书馆的最初形态开始,到现代图书馆作为阅览空间、文献中心的过渡.再到数字图书馆全方位提供丰富的媒介资源.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提供极大便利性的知识服务,无不见证了图书馆在其空间内向用户提供日益丰富的知识服务的发展过程。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变化,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背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不仅影响了图书馆基本功用的变化及服务的多样化。还为图书馆的理念创新与服务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指引和支持.使图书馆服务不断进化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用户的知识需求方式和内容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要求图书馆不断变革以避免衰落。但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服务用户切实需求这一根本上,用户在所处社会环境下对图书馆知识的内在需求才是影响图书馆技术应用与外在价值的关键。因此,在探讨智慧图书馆的形态之前,首先要在解构图书馆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厘清图书馆所处的时代环境带给用户获取知识的困境是什么.由此才能明确图书馆要如何发挥智慧以适应变化。

适应变化。图书馆在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接受和应对各类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很多图书馆发展瓶颈.帮助图书馆实现升级换代。事实上,图书馆历经的诸多“变化”如技术变革、服务变革,是由“不变”的图书馆内在根本为适应新的改革需要而引起的。所以需要沿着图书馆变革的历史路径去寻找图书馆至今未曾改变过的核心理念。只有站在这些理念基础上探讨智慧图书馆的形态。才不会脱离图书馆的初心和本质,图书馆的发展也才会更加稳健。

1.1图书馆服务重心的历史变化

图书馆人一直尝试对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进行诠释,以指引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不同历史环境下,其重心有所不同。《图书馆学五定律》、“三要素说”和“五要素说”[1¨等理念影响了几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下.图书馆的建设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吴建中在2012年《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中从“人”“资源”“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并且强调当代图书馆建设要以“人”为根本“.这三点较好地概括和诠释了图书馆的内部核心要素。图书馆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是伴随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变化而带动内部要素演变的交错发展史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